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老破小要被疯抢?官方定调:2025年起,持有这两类房子的人或受益
664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最近发现有个特别好玩现象:朋友圈里讨论买房的风向,简直像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前两年大家还在群里晒郊区新房的大阳台、落地窗,现在点开聊天记录,全是“XX巷老破小值不值得入手”“XX小区学区稳不稳”的提问。
我当时还在评论区插科打诨:“你们这是集体怀旧啊?放着敞亮新房不住,惦记起墙皮都起卷的老房子了?”结果被好几个朋友追着怼:“你是没体验过,住郊区新房像住度假村——好看是好看,过日子是真费劲!”
直到上周末陪闺蜜去看她相中的老破小,我才算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课。那房子在市中心的老巷子里,30年的房龄写在每一块砖上,58平的空间逼仄得很,爬三楼能让我这常年坐办公室的喘半天。但推开窗,楼下菜市场的吆喝声直往耳朵里钻:“新鲜的黄瓜便宜卖咯!”转头一看,闺蜜正指着窗外笑:“你看那卖豆腐的大爷,我小时候就买他的,现在还在呢。”
更绝的是位置——出门左转200米,地铁口的栏杆都能瞅见;右转500米,三甲医院的急诊楼闪着灯;斜对面的重点小学门口,穿校服的孩子正追着跑。闺蜜边看边算:“以后我上班地铁15分钟,孩子上学走路5分钟,你再看我之前看的郊区新房,100平精装修,光每天上班路上就得耗掉40分钟,遇上下雨堵在路上,能把人急哭。”
这话让我想起公司李姐的事。她去年把郊区那套刚住满两年的新房卖了,咬着牙换了套市中心的老破小。面积从120平砍到60平,墙皮斑驳得像幅抽象画,厨房小得转个身都费劲。但她每天乐呵呵的,说现在送孩子上学,步行10分钟就到,再也不用早上6点就爬起来收拾,“以前觉得房子大就是好,现在才懂,省下的时间能多陪孩子读两本绘本,比啥都强。”
群里有网友吵得更凶。有人说:“老破小就是贫民窟,住那儿掉价!”立马有人回怼:“你试试下雨天不用抢车位,发烧了下楼就能挂急诊,孩子放学自己就能回家——这些便利,给套别墅都不换!”还有人晒出小区改造后的照片:墙刷得白白净净,楼道装了感应灯,连楼下的花坛都种上了月季,“政府掏钱翻新,物业也进来了,一个月30块物业费,比郊区物业费便宜一半,事儿办得还利索。”
我妈最近也总跟我念叨她那老小区的新变化。去年政府统一翻新,下水道换了新的,再也不用怕堵;房顶做了防水,梅雨季不用再摆七八个盆接水;连以前坑坑洼洼的路都铺上了沥青,她晨练再也不用小心翼翼。“最稀罕的是门口的保安师傅,见谁都打招呼,快递放那儿也丢不了。”她说着,还炫耀似的拍了段楼下阿姨们跳广场舞的视频,“你看这热闹劲儿,郊区新房哪有?”
说到底,买房就像选日子——有人喜欢光鲜亮丽的“面子”,有人更爱实实在在的“里子”。老破小或许没那么多噱头,但它像个靠谱的老邻居,默默帮你把生活里的麻烦事都扛了:买菜不用绕远路,看病不用排长队,孩子上学不用早起,连邻里间的热乎气儿都带着温度。
就像闺蜜说的:“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晒的。每天过得顺顺当当,比啥都强。”你说,这样的老破小,能不招人稀罕吗?
【免责声明】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
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