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严打风暴,五位高干子弟被枪毙,他们分别是谁?

1983年严打风暴中五位高干子弟被枪毙,这段历史挺震撼的,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整顿治安,这五个人因为身份特殊,案件又特别恶劣,成了那场运动的典型例子。他们分别是陈小蒙、胡晓阳、陈东平、熊紫平和朱国华。

1983年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刚起步的阶段。那时候社会变化快,经济搞活了,但也带来了不少乱象。城市里流动人口多了,治安问题开始冒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恶性案件,比如抢劫、强奸、爆炸案啥的,老百姓心里不踏实。政府一看这不行,得赶紧管管,于是就搞了“严打”这么一出。

这场“严打”全名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从1983年8月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1986年。目标很明确: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震慑坏分子,恢复社会秩序。当时的政策是“从重从快”,意思是犯罪情节重的,判得狠一点,审判过程也尽量加快,不拖泥带水。全国上下动员起来,公安、法院、检察院齐上阵,抓了一大批人。

为啥要这么狠?因为那几年有些案件实在太恶劣了。比如上海的控江路事件,北京火车站爆炸案,这些事儿闹得人心惶惶。中央觉得,必须杀鸡儆猴,用铁腕手段告诉大家,法律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当时还有个背景,就是改革开放让一些高干子弟仗着家里背景胡作非为,群众意见很大。所以,“严打”不光是治普通罪犯,也得收拾这些“官二代”,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落地。

在这场运动里,有五位高干子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的爹妈或者爷爷都是新中国建立时的大功臣,可他们自己却干出了让人发指的事儿,最后都被判了死刑。这五个人就是陈小蒙、胡晓阳、陈东平、熊紫平和朱国华。下面咱们一个一个聊。

这五位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里背景一个比一个硬。可惜,他们没把这优势用在正道上,反而仗着身份犯了大罪。咱们按顺序说说他们的来头和罪行。

陈小蒙的爸爸叫陈其五,是革命老干部,曾经当过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专门管宣传工作,在党内地位不低。陈小蒙从小条件优越,家里对他期望也高,大学毕业后还被安排进了《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工作,按理说是个挺正经的职业。

1983年严打风暴,五位高干子弟被枪毙,他们分别是谁?

可他干的事儿跟“法制”一点不沾边。1981年到1984年,陈小蒙跟胡晓阳(后面会讲到)还有其他几个人在上海组了个犯罪团伙。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关系,骗了不少女的。手段挺下作,用招工、调动工作或者谈恋爱当诱饵,把人哄到手,然后下黑手。几年下来,他们强奸、轮奸和猥亵了51名女性,受害者有学生、有工人,年龄跨度还挺大。最离谱的是,陈小蒙还把这些犯罪过程写成了一本叫《“采花”大纪实》的书稿,打算出版,嚣张得不行。审判

1985年1月,陈小蒙被上海警方抓了。1986年2月,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判案,定了死刑,直接执行。同案的还有胡晓阳和其他几个同伙,处理得干净利落。

胡晓阳是胡立教的养子。胡立教是老革命,地位更高,当过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上海那是响当当的人物。胡晓阳靠着这层关系,从小被惯着,没吃过啥苦。

他跟陈小蒙是一伙的,主要负责“技术支持”。胡晓阳喜欢摄影,犯罪时专门用相机拍受害者的不雅照片,然后拿这些照片威胁人家,让受害者不敢报警。他跟陈小蒙配合得挺默契,从1981年到1984年,俩人一块祸害了51个女的,手段跟陈小蒙差不多,诱骗加胁迫,性质特别恶劣。

1985年1月23日,胡晓阳在上海衡山宾馆被抓,跟陈小蒙一块儿在1986年2月19日被判死刑。法院没手软,直接枪毙,群众拍手叫好。

陈东平的爹是陈再道,开国上将,打过无数硬仗,功劳簿上写得满满当当。陈东平作为将门之后,从小就带着光环,长大了还被送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起点比一般人高多了。

1983年严打风暴,五位高干子弟被枪毙,他们分别是谁?

可惜,他没走正路。在学校时成绩就差,还老违纪,最后被开除。后来被送到农场改造,还是不学好。1980年,他进了河南省外贸公司上班,仗着老爹的名头到处作威作福。他也干了强奸的事儿,胁迫了好几个女的,还拍了不雅照片。更严重的是,他还跟境外势力搭上了线,有泄露情报的嫌疑。这在当时可是大忌。

1983年“严打”一启动,陈东平的案子就被挖出来了。1984年4月,洛阳中级人民法院判他死刑,罪名是强奸罪和流氓罪,执行得很果断。陈再道虽然是上将,也没辙,只能看着儿子被处理。

熊紫平的父亲熊应堂是开国少将,在军队里干过不少要职。熊紫平还有个孪生兄弟叫熊北平,俩人从小就仗着家里背景横行霸道,家里管得也不严。

熊紫平的案子其实比1983年早一些,发生在1970年代中期,但影响大,常被拿来说事儿。从1974年到1978年,他跟熊北平在杭州带着几个同伙,干了特别恶劣的事儿。他们诱骗了140多个女的到家里,强奸了66人,猥亵了20人,受害者里有学生、工人,甚至还有现役女军人。这事儿在当地闹得沸沸扬扬,老百姓恨得牙痒痒。

1979年11月14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了熊紫平死刑,当场执行。熊北平因为认罪态度稍微好点,判了个死缓,后来在狱里自杀了。这案子虽然时间上不在1983年,但跟“严打”的精神一脉相承,也常被提起。

朱国华的爷爷是朱德,新中国总司令,奶奶康克清是妇女运动的领袖,家世显赫得没法说。朱国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铁路部门工作,起点也不低。

1983年严打风暴,五位高干子弟被枪毙,他们分别是谁?

他利用爷爷的名头,在天津搞私人舞会,表面上是社交,实际上是干坏事儿。从1981年开始,他跟几个同伙强奸了15人,猥亵了26人,总共祸害了86个女的。手段跟前面几个差不多,都是拿身份压人,诱骗加胁迫,影响特别坏。

1982年10月30日,朱国华被天津警方抓获。1983年6月30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起诉,9月18日法院判他死刑。他上诉没用,9月21日被驳回,9月24日执行枪决。整个过程不到一年,够快够狠。

这五位的案子,都是在“严打”的大背景下处理的,体现了“从重从快”的原则。审判时,法院没因为他们身份特殊就网开一面,反而公开审判,杀一儆百。

陈小蒙和胡晓阳:俩人一块儿在上海被抓,1986年2月19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死刑判决下来后立刻执行。整个过程群众围观,舆论一边倒支持。

陈东平:1984年4月,洛阳中级人民法院判死刑,执行时也没拖延。河南这边处理得干脆,震慑力很强。

熊紫平:1979年11月14日,杭州中院判死刑,当天就枪毙。虽说是“严打”前的案子,但跟后面的大方针高度一致。

朱国华:1983年9月18日天津中院判死刑,9月24日执行。天津高院还发了公开信,说他罪行“令人发指,民愤极大”,态度很明确。

这些审判有个共同点,就是公开透明。法院不光判了,还让老百姓知道,传递的信息很简单:不管你爹是谁,犯了法就得付出代价。当时全国各地都开了不少公审大会,群众反响特别强烈。

这五位高干子弟被枪毙,不光是他们个人的结局,对整个社会也有挺大震动。咱们分几方面说说。

1983年严打风暴,五位高干子弟被枪毙,他们分别是谁?

“严打”期间,这几个案子被当典型宣传,效果很明显。全国从1983到1986年抓了177万犯罪嫌疑人,判了3万多人死刑,刑事案件数量直线下降。尤其是高干子弟被处理,老百姓一看,连将军的儿子、总司令的孙子都跑不掉,谁还敢乱来?社会风气一下子清正了不少。

这五位的身份一个比一个硬,可法律没给他们留情面。这事儿告诉大家,特权不是护身符,犯了法照样得受罚。当时群众对高干子弟的特权本来就很有意见,这几起案子处理下来,政府公信力提升了不少。

案子之后,各地开始反思为啥这些高干子弟会走歪路。答案很简单,家里太惯着,社会约束也不够。于是,很多地方开始加强青少年教育,尤其是对高干家庭。上海、天津、河南这些案发地,党委都开了会,强调家庭教育和纪律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单位还清理了内部的不良分子,风气为之一新。

“严打”虽然狠,但也暴露了法制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些高干子弟利用身份漏洞干坏事儿,说明监管有空子可钻。后来,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加强对公职人员和家属的管理,算是从根上堵漏洞。

回头看这五位高干子弟的案子,真是让人唏嘘。他们本来有大好前途,却自己把自己毁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了底线,仗着家里背景为所欲为。这事儿给现在的我们啥启发呢?

首先,法律面前真得人人平等。不管你家多有钱多有势,犯了法就得认栽。现在法治建设比当年强多了,但偶尔还是能听到谁谁靠关系摆平事儿,这时候就得想想1983年的教训。其次,家庭教育太关键了。这五位多少都跟家里溺爱脱不了干系,父母再忙,也得管好孩子,别光给条件不给规矩。最后,社会责任也得提一提。身份高不是用来作恶的,而是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干点对得起良心的事儿。

这段历史不只是过去的故事,也是今天的镜子。你觉得呢?这些案子对现在的社会有啥意义,欢迎聊聊你的想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