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九三阅兵即将举行,可令人意外的是,国务院官宣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消息,不是说装备,也不是说方队,而是邀请了“国民党抗战老兵到场参观”,因为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有他们的功劳,但有人却看出,但其中有其他特别的含义…
“抗战胜利,不是哪一支队伍单独完成的,”这句话不只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整个民族的深刻认知。
抗日战争是全中国的胜利,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是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尤其是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关乎中国命运的战役,国民党军队不畏艰难,死守阵地,证明了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牺牲。
这些抗战老兵,步履蹒跚,即将站在天安门广场,他们的出现无疑是对历史最真实的复原,这不仅仅是个别历史的回忆,而是对所有为中国争取胜利的英雄们的集体致敬。
如今,台湾一些媒体和民间力量企图割裂这种历史记忆,忽视抗战中所有阵营的贡献,台湾民间,不乏那些主动回溯爷爷时代历史的年轻人,看到老兵时,许多人都在心底问:我们是否也曾与他们一起肩负过抗战的责任?这份血脉与情感连接,无法轻易割舍。
实际上,抗战精神并非单一的战场故事,敌后游击战中的“地道战”、突袭战术、坚持不懈,固然让人敬佩,但正面战场的阵地战同样充满了艰难和牺牲。
那些拿着炸药包和日军同归于尽的国民党士兵,依然承载着抗战精神的一部分,将这些遗忘的历史呈现出来,帮助年轻一代更深刻地理解那个年代的英雄,他们的坚韧与勇敢,以及无畏的决心。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既是血与火的考验,也是历史的见证,过去,许多历史叙述侧重于抗日的游击战,强调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勇事迹。
固然,这些游击战术在打击敌人方面有着无可忽视的贡献,但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抵抗,战局恐怕早已改变。
特别是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和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不仅仅是与日军的殊死搏斗,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心血和生命的结晶。
台湾一些历史学者和政界人士,曾试图将这些历史割裂,甚至淡化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角色,他们抹去正面战场的历史,忽视了台湾与大陆共同的抗战记忆。
反观这次的阅兵和老兵邀请,它不是单纯的纪念仪式,而是历史的一次“重启”,让这段共同经历被重新写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邀请国民党抗战老兵来参加阅兵,不仅是在向历史致敬,更是在捍卫一个“共同记忆”的存在,那些参与过战斗的老兵,每一位都是历史的活证人,他们身上的伤痕、他们的笑容与泪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而且,随着这些老兵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过去有了新的思考,历史是否真如有些人所描述的那样简单?是否有些历史被有意忽略,导致我们今天的民族裂痕更深?
这段历史的完整性和客观性不能仅由单一的视角来阐释,正如吴泽棵少将所言:“抗战胜利不是哪一支队伍单独完成的。”
在正面战场上,无论是国民党军还是其他阵营的力量,都是在同一个历史大背景下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老兵们的出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这种共同抗战记忆的维护。
每当我们回顾历史,尤其是抗战时期,我们不仅看到战火纷飞的血腥画面,还有一份属于全民族的坚韧与决心。
这场胜利,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胜利,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牺牲与坚守,敌后战场的游击队员的英勇抗敌,共同构成了这段辉煌历史的双重篇章。
两岸关系的冷暖,早已成为了历史的标签,但当老兵们再次站在同一个阅兵台上时,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在让这个沉默的历史联系重新被感知。
此次阅兵中,邀请国民党抗战老兵,并非只为了追溯某个单一历史时刻,而是为了重新点燃那份早已沉寂在岁月深处的民族情感。
这种情感,不因政治风云而消散,历史无法因分歧而切割,无论是台儿庄的激烈拼杀,还是长沙会战中的坚守,每一位老兵身上的伤疤、每一段英雄事迹,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共同的故事——我们曾经一起并肩作战,抗击外敌。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重磅!阅兵安排,来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