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之所以在南海跳得那么凶,其实最大的靠山并不是美国,而是中国“永远不开第一枪”的战略。
这套战略本质上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自我约束,体现的是对地区和平的重视,结果倒好,被菲律宾摸透以后,直接变成了一套碰瓷安全手册。
菲律宾的算计那可叫一个精细,他们心里门清,只要自己不先动枪动炮,玩点“灰色地带”的小动作,中国海警的反应基本会被框定在非致命的执法范围内,最多就是水炮招呼、航线挤压或者喊话驱离这一套。
所以你看他们现在的挑衅,已经完全剧本化了,专门用海岸警卫队的公务船打头阵,再掺和点伪装成渔民的民间船只,组个准军事和民用的混合船队,这样就算发生摩擦,性质也顶多算执法纠纷,离真正的军事对抗差着十万八千里,安全系数超高。
就像2025年10月铁线礁那出戏,菲律宾海警船硬闯禁航区,被中方水炮拦截后,非但不退,反而故意加速蹭撞中方船头,然后立马倒打一耙,在国际上哭诉“中方危险执法”,把先挑衅、再碰瓷、后造势的流程玩得滚瓜烂熟。
仁爱礁那边更是老演员了,打着“人道补给”的旗号想方设法给那艘坐滩的老旧军舰送建筑材料,一旦被拦截,哪怕只是个士兵手臂擦破皮,都能被放大成“中国欺凌”的证据,拼命炒作。
这套玩法能玩下去,还跟菲律宾自家那本难念的经紧密相关。一旦国内遇到麻烦,马科斯政府就会非常“巧合”地在黄岩岛、仁爱礁搞点事情,精准地把国内媒体的焦点转移到南海争议上,用外部矛盾来给自己减压。他们算准了,在这种低烈度挑衅下,中国出于大局考虑不会轻易动武,自己就能用极低的政治风险,换取可观的国内支持率,这买卖在他们看来简直太划算了。
当然,美国、日本这些外部势力在里面扮演的角色,说白了就是“递棍子”的。日本帮忙造海警船,美国提供点通讯技术、搞搞联合训练,背后怂恿菲律宾往前冲。但他们精得很,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只要中国不打破“不开第一枪”的底线,冲突就扩大不了,既能靠菲律宾给中国添堵,消耗中国精力,自己又不用亲自下场扛风险,这种代理人骚扰的生意对他们来说稳赚不赔。
不过,菲律宾可能误判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克制并非无底线,更不是软弱可欺。“不开第一枪”不等于“不反击”或者“放任不管”。中国这边的反制体系这几年是越来越成熟。
法律上,2024年中国海警局发布的第3号令,明确了对非法船只可以登临检查甚至扣押,这就给了执法行动更强的底气。实力上,看看中国海警那些万吨级别的大家伙,很多还是退役军舰改的,无论在吨位、装备还是数量上都对菲方形成压倒性优势。
而且中国现在也学聪明了,第一时间就把现场的高清视频、照片甩到国际上,用实打实的证据拆穿菲律宾编排的“受害者”戏码,让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看清到底是谁在无理取闹。
所以这么折腾下来,菲律宾看似跳得高,热闹非凡,但实际捞着的实质性好处有限,反而把自己搞得挺孤立,东盟内部的小伙伴也对它这种不断制造紧张的行为颇有微词。它以为捏准了中国的“软肋”,殊不知这张“安全垫”其实薄得很,而且越来越不保险。
中国的战略定力背后,是随时能雷霆万钧的硬实力在做支撑。南海的和平,归根结底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和共同维护,指望靠钻空子、玩火来占便宜,迟早有玩不转的那一天。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