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宇宙的起源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罗杰·彭罗斯的成就。他因对黑洞的研究而荣获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的共形循环宇宙理论也再次成为热点。彭罗斯提出,我们所处的宇宙可能仅仅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宇宙序列中的新成员。根据大爆炸理论,我们所知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个高温密集的奇点,随后发生了膨胀。那么,在这次大爆炸之前,宇宙又是怎样的呢?

彭罗斯的观点是,宇宙的终结预示着新的大爆炸的诞生,宇宙在大爆炸和膨胀之间循环往复。换言之,他认为在大爆炸之前,存在着另一个宇宙。为了支持这一理论,彭罗斯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对8000多个模拟宇宙进行了比较,最终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现了约20个异常斑点,这些可能是我们上一个宇宙的遗迹,即霍金点,也可能是上一个宇宙中黑洞爆炸后留下的痕迹。

然而,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认同彭罗斯的观点。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斑点只是随机分布的现象;另一些则认为,如果共形循环宇宙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天空中应该布满了无数的霍金点。实际上,彭罗斯的共形循环宇宙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哲学而非纯粹的科学。它涉及到宇宙的永恒轮回和无限的概念。在数学中,无限并不意味着边界之外无物,而是意味着边界之外总是存在另一个边界。我们所理解的无限,在更高的存在眼中可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逾越上帝的知识范畴。

简而言之,人类大脑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无限。人类文明仅有五千年的历史,而我们探索的最远距离不过是月球。面对一个直径达到1600亿光年、历史长达138亿年的宇宙,我们的探索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现代物理学变得越来越深奥,正朝着一个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方向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