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 聊热点#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304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没有任何奇迹,也没有什么反转剧情,连续停牌18个月后,中国恒大(HK03333)终于被港股市场,正式摘牌了。

事情并不复杂,但是更有看头的,是恒大的回应:

8月12日晚间,随着公告的发布,中国恒大(3333.HK)等来了自己的资本命运的终局:因连续停牌18个月未复牌,且未能满足任何复牌指引要求,香港联交所决定取消恒大上市地位。

8月22日将是恒大最后一个上市交易日,8月25日上午9时起,这家曾经的中国最大民营房企将正式退出资本市场舞台。

在联交所公告发布后,恒大方面表示“无意申请复核”,意味着从公司层面,正式宣告在资本市场,彻底放弃了挣扎和努力。躺平了,不玩了,爱咋咋吧……

接下来,剧本已经写好:

中国恒大(HK03333)上市的最后一天为8月22日,没什么意外的话,2025年8月25日上午9点,中国恒大就正式退市了。

这意味着,恒大16年的上市之路将正式终结。

作为恒大系四支股票之一(其余三支分别为恒大物业、恒大汽车、恒腾网络),中国恒大巅峰市值近4000亿港币,如今股价停留在0.163港元,市值仅剩21亿港元。

一个万亿帝国,短短十余年便从富得流油变得只剩下个空壳。

恒大这个曾经的“宇宙房企”,终究迎来了资本市场终章。

对于这个消息,国内互联网上点赞最多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这就是一个时代终结的钟声”。

回到这个事件上来看,结合恒大的债务情况,以及一系列现实问题来看,中国恒大取消上市地位可能只能算一个开始,恒大退市以后,还有一大堆留下来的窟窿该怎么呢?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围绕恒大在资本市场的最新动向,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没有废话,直入主题。


阅读提示: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港股上市16年的恒大,迎来正式退市倒计时,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曾经在中国国内经济环境中叱咤风云的中国恒大,一则最新的公告,再次挑动起了大众的神经。

8月12日,中国恒大公告称,公司将被取消上市地位。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源:中国恒大

据公告披露的内容,8月8日,恒大收到联交所发出的信函,表示公司未能满足联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并未于2025年7月28日之前恢复买卖,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2025年8月22日。

对此,恒大通过公告明确表示,无意就上市委员会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申请复核。

回顾恒大上市16年之路,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房地产经济的一个典型缩影案例: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在香港成功上市,凭借超700亿港元的市值,成为当时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房企,这也为其后续的发展铺就了资本市场的基石。

借助上市后资本市场的助力,恒大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2016年,其销售规模达到373亿元,成功登顶行业榜首,不仅跻身了世界500强,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了万亿大关。

到了2017年,恒大的发展再攀高峰,总资产达17618亿元,核心净利润405亿元,销售额超3700亿元,各项核心指标均位居行业第一;

这一年,创始人许家印也以2900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首位,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020年,恒大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提出了降负债、控规模的发展战略,但此时大厦将倾的态势已难以扭转。

2021年,恒大的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

当年9月,恒大财富爆雷;

12月,公司全面开启境外债务重组。

此后,恒大物业又被曝出134亿元资金被占用,恒大被停牌。

2023年7月17日,中国恒大披露了2021和2022两个财务年度的经营数据,合计超8000亿元的亏损额度,一举刷新了中国企业的最高亏损纪录。

同年8月28日,停牌17个月的中国恒大复牌,股价大跌近8成,总市值仅剩46.22亿港元,不复当年的辉煌。

与此同时,随着恒大地产及许家印先后被调查,恒大的债务重组方案始终未能落实。

最终,2024年1月29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举行中国恒大清盘聆讯,法官现场裁定其清盘,同日还任命了清盘人。

恒大由此成为港股上市公司中规模最大的清盘案件,走完了从上市到清盘的历程。

恒大的股价,和房地产的走势几乎一模一样

在2009-2016年这段时间内,股价最高也不过是2015年5月的3.65港元,仅仅比招股价高出了不到5%

2017年开始,中国恒大的股价开始向上猛冲——

5月摸高到12.03元

7月冲高到20.34元

10月再冲28.75元

之后,中国恒大一直在20元左右盘桓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见图

2020年7月第一个口罩封闭期完全结束后,中国恒大股价一度再冲高到27.11元。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是不是和国内房地产经济,以及楼市房价,形成了高度完美的契合?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恒大在资本市场的故事迎来终局,但是恒大在现实的故事,还远未完结?


恒大在资本市场的故事结束了,这里面,股民可能是最惨的。

港股和A股还不一样,A股退市,有退市整理期可以抛售,退市后有三板市场可以交易,虽然流动性一般,但是起码还有一个退出机制。

但是港股就不一样了,退市就是直接退市,没有缓冲的余地。

退市、清盘,恒大的路基本定了。但是恒大的故事,可能没有那么容易就结束。

恒大这个公司,在现实留下来的这么多窟窿,咋办呢?

整个恒大负债2.39万亿,剔除合约负债,也还有1.78万亿,差的还很远。

大家还记得这张流传甚广的债务拆分图么?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

想要债务重组,基本没啥可能,退市可能也是第一步。

一大堆现实的问题,都在等待答案:

万亿规模的债务,要怎么还?

分散在各地的1300多个在建项目,要怎么建?

买到烂尾楼的业主们,是能拿到退款,还是住上新房?

上下游关联的债务,被拖累的其他公司,还有没有翻身的希望?

当下的现实就是,恒大退市后,将无法再通过港股市场进行融资,失去了资本市场的输血通道,原本就资金紧张的局面会更加严峻,这就必然会导致恒大后续现实中和钱有关系的问题处置,矛盾会被进一步激化。

有希望,和没希望,是完全两种状态。没有任何念头可想了,那么很多矛盾就没办法用拖字诀了。

这才是关键。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恒大后续的路,以及关联恒大的方方面面损失,该怎么看?


当下,互联网和舆论环境对于恒大的分析讨论内容,基本上都差不多了:复盘复盘许家印从发家到入狱的过程,盘一盘恒大的债务,骂一骂恒大的债务窟窿,就这么一些东西了。

有一说一,没啥建设性。

这里就和大家聊点新的,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从国家的角度,大家认为,一个公司的海外国内的债务问题重要,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重要?

显然是后者,而恒大接下来,被国家层面最为重视的一个风险处置问题,毫无疑问,就是烂尾楼。

恒大全国范围内约 2000 个项目中,仍有约 30 万套房屋未交付。并且以恒大目前自身资金链状况以及债务问题来看,凭借自身能力其实是很难完成楼盘自主交付的。

30万套房子是个什么概念?背后涉及超百万人数!

而从国家的角度,只有恒大境外债务厘清到一定程度以后,才有可能出手对这些项目进行风险处置,条件不成熟以前,最多就是预期层面进行安抚。

恒大烂尾的风险,还需要拖一段不短的时间。


然后,恒大不是不是孤例,从自身来看,中国恒大取消上市地位只是个开始。如果恒大汽车在2026年9月30日前仍未满足复牌条件,那么下一个摘牌的就是它。

经历过这些年的暴雷风暴与行业调整之后,除了恒大,越来越多曾经的行业顶流进入煎熬的还债与重组阶段。

华南城、蓝光发展,金科地产,大发地产,新力控股,泰禾地产,佳源地产,碧桂园集团,世茂地产,朗诗集团,无数民企案例证明,盲目扩张、高杠杆运作的风险终将爆发。

当下国内很多房企在资本市场的留存,只是为债务风险彻底爆发保留的一张体面的遮羞布而已。

对应到现实,什么意思,大家自己体会就行。


最后一点,是恒大的债务关联,方方面面的利益和损失,仅凭恒大这个公司,以及依然留存的资产,显然是无法得到解决了。

就算化债手段,也难以施展,流动性都被许家印家族和恒大一系列的高管们,早早掏空转移了,现在还在各种官司纠纷,海外清算人追债鸡飞狗跳。

债务硬着陆,是必然结果,剩下的,就只能留给时间这个魔法师表演了。


恒大是中国房地产的一个极端的缩影,折射了那些年楼市从起步到繁华,到平淡的过程。

恒大的故事,以及结局,也具有同等的意义。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恒大这个最新动向的梳理和分析,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文章最后,简单分享几点个人对于这个动向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来说,从国内楼市的角度出发,接下来如果还持续下行,国家层面大概率还会出更多的松绑措施进行托底,毕竟防范风险以及去库存还是楼市当下的重要任务。

只有整体市场基本稳定,有些问题才能获得“时间换空间”的条件,如果整体都出问题了,那么有些小问题就会爆发。

其次,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和资金而言,对于国内房地产经济,行业,还有市场的赚钱效应,一定到了需要建立全新认知和理解的阶段了。

任何市场,只要上游产业和代表公司进入风险出清的状态,那么下游的泡沫风险只会持续增大。

不仅仅是房地产,其实全行业都是这个规律,没有例外。

没有唱空看空的意思,不相信观点,总该认可规律和经验吧?


最后多说一句:无论最终恒大的结果如何,房地产黄金时代都将在中国商业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要沉迷过去的辉煌,而要重视眼前的风险,这才是穿越周期,度过转折的不二法门。


本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不吝“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

感谢。

恒大退市后最惨的是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