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内战正打的不可开交之际,3月30日缅甸中部突然爆发7.9级地震,震中房屋尽数倒塌,一片末日景象,因为这场地震,缅甸军政府被迫停止了对反对派的武装进攻。
让人没想到的是,缅甸军政府居然完全不在乎本国居民死活,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刚过,缅甸军政府居然在中国救援队还在的情况下,再次发起了空袭......
敏昂莱军政府如此处理灾后局势究竟意欲何为?
救援时刻,迟迟未见缅甸行动
由于地震强度大在加上缅甸房屋质量较差,震中地区的所有建筑几乎无一幸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这场地震,除了吸引到国际社会的多方关注,更是让缅甸内战不休的局面出现了短暂和平。
结果没想到的是,本该承担救援主力的缅甸政府却在这起灾难中当起了“看客”,迟迟没有组织有效救援,反而把希望寄托到了国际援助上。
灾难发生后,东南亚邻国以及中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不到24小时,中、泰、马等国救援队携带物资悉数到场展开救援工作,结果缅甸军政府不帮忙就算了,反而继续对着反对派发动空袭,不但影响正常救援工作,而且将军政府草菅人命的本性彻底暴露。
中国网友评价道,敏昂莱这根本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在本国人民遭受重大苦难时,不想着救灾反而试图搞“攘外先安内”,简直就是冷血!
军政府发动空袭
说起来,军政府不下场救援还在其次,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在帮倒忙,居然在国际救援力量全力以赴拯救生命的时刻,对反对派控制区大肆发动空袭,致使救援物资滞留。
都知道震后救灾72小时黄金时间,军政府的空袭行动无疑扼杀了本国人民获救的希望,以至于反对派“民族团结政府”都看不下去,喊话让军政府先救灾,救灾期间不会发起军事行动,但是很显然,敏昂莱政府听不进去。
可想而知敏昂莱政府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除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批评,更让缅甸人民认清了军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的嘴脸。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说敏昂莱政府应对灾难的做法相当的愚蠢,即便此时开展军事行动能够取得一些战果,但是长远来看,对民意的损害很可能让其遭到反噬,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社会的多方批评。
政治优先,人民靠后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也有一位掌控大半江山的军政府,一样是不顾百姓死活,一样是趁着有优势,哪怕国土沦丧也要先打“反对派”,高喊“攘外必先安内”口号一意孤行,而这个人的结局相比大家都很清楚。
可以说,敏昂莱政府就是在走那个人的老路,本身缅甸长期的内战和政治冲突就让政府职能大大削弱,再加上军政府在面对灾难的不负责作为,现如今,所有人都看清了敏昂莱政府的真面目。
而更让缅甸人感到气愤的,是军政府对于救援物资的“双标”行为,灾难发生后,虽然军政府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争取到了不少的救援物资,但是由于震中的克钦邦、掸邦等地区处于反对派控制区,军政府有物资但是不分配,丝毫不顾及这些地区的受灾群众同样是缅甸人民。
而对于那些军政府自己控制的区域,物资发放还算积极,可想而知,军政府的“双标”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民众的失望和愤怒情绪正在快速膨胀。
除此之外,军政府还以“安全审查”为由,拒绝了3支来自反对派支持国家的国际救援队,同时还趁着地震反对派控制区受地震影响,切断了当地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救援队的工作难度。
而最令人愤怒的,还是4月2日清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刚过,军政府战机对反对派克钦邦首府密发起的空袭行动,直接摧毁了一处临时医疗点,造成至少30名伤员和医护人员的遇难。
政治算计下的生命
与军政府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救援队喊出的“只要还有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但是由于军政府行动越来越不受控制,咱们的救援队现如今还要面临安全威胁。
从军政府的种种行为来看,就是想要借着这次地震骚乱趁机围剿反对派,本质上就是将人民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将自然灾害政治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月1日正告缅甸军政府立刻
停止军事行动,确保国际救援工作顺利开展,而中方则多次强调人民生命安全应当放在第一位,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起解决这次灾难。
结语
缅甸军政府这次“救灾先救权”的行为逻辑无疑严重威胁到了缅甸群众的生命安全,如果缅甸政府始终执迷不悟,未来遭到反噬便是必然结局。
信源:
《4月1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观察者网
《震后“黄金72小时”已过 缅甸震中现状如何?》——中国青年报
《黄金72小时刚过,缅甸军坐不住了,中国救援队还在,就直接开火了》——张学昆评说国际热点
《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已过 曼德勒一处倒塌酒店尚埋着多名中国务工者》——封面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