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多了番茄小说各种武侠小说,也可以说是口水文,几乎看前两章就能判断出这篇小说的文采,有时候一会能连续放弃几十本,就感觉看不下去,想想以前的武侠小说就一个开头,我就会被深深吸引!

金庸《神雕英雄传》!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两浙西路临安府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村前村后的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两株大松树下围着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几个小孩,正自聚精会神的听着一个瘦削的老者说话。

金庸的神级开头!把江湖融进普通的牛家村
读到第几遍才发现,金庸的这个开头写得有多好…

开头浩浩江水,还以为接下来出现的也会是比较宏大的场面,结果却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牛家村。可到最后,在回过头来看开头出现的“牛家村”,当真是百般滋味,那些刀光剑影,江湖纷扰,忧国忧民,皆来自于那不起眼的牛家村。

金庸《书剑恩仇录》!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上午老师讲完了《资治通鉴》上“赤壁之战”的一段书,随口讲了些诸葛亮、周瑜的故事。

1955年金庸在《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读者来信骂他:“句子像裹脚布又臭又长!”
有编辑直接劝退:“您还是去写历史论文吧,这武侠小说没人看”!
最扎心的是,他连主角名字都改了7次,从“陈家洛”到“陈家树”,最后定名时还在纠结“陈家洛到底像不像武林高手”!

金庸曾在日记里写过,"所谓天赋,不过是日复一日地改稿"!每天写完2000字就撕掉重写!
研究《水浒传》的江湖气、《红楼梦》的人物对话,甚至把历史年表贴满书房,就为让人物对话不出错,三年后《射雕》爆红时,他还在修改《书剑》的番外篇!

金庸《神雕侠侣》!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

金庸《倚天屠龙记》!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作这一首《无俗念》词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学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处机!

《倚天屠龙记》开篇本想写张三丰和郭襄的青春故事,结果发现“历史人物难发挥”,硬生生跳过70年,让张无忌登场。没想到这种“留白”反而成就经典!私以为倚天屠龙记的开篇,为开篇之最!
《无俗念》咏梨花,此词表面上虽是咏物——梨花,实则是作者借不食人间烟火的梨花,以寄托自身的超尘拔世之志。

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侠客行,开篇都是以诗词开篇,并不是图片里引用的文字。诗词开篇不应忽略,而是非常重要的文字内容。
神雕的越女采莲,引出李莫愁对这些豆蔻少女不懂爱情的不屑,铺垫出李莫愁可叹的感情历程。

倚天用丘处机的梨花词开篇,更是反用其意,把小龙女寓到了梨花词意之中,巧妙衔接了郭襄的心事。侠客行更不用说,用李白的侠客行原诗开篇,气势磅礴,波澜壮阔,一读就有一种英武豪迈之气。

金庸《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写的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门客侯嬴和朱亥的故事,千载之下读来,英锐之气,兀自虎虎有威。那大梁城邻近黄河,后称汴梁,即今河南开封。该地虽数为京城,却民风质朴,古代悲歌慷慨的豪侠气概,后世迄未泯灭!

凤歌《昆仑》!
暖风酥软,又是晚春。江畔的桃花已经透出衰意,怀着一川汉江水,徐徐流向南方。
桃林西去两百步就是官道,道边一所茅店简陋轩敞,一阵风吹起土黄泛黑的酒幌子,上面写着“宜城老店”四个隶字。
金庸的文笔是顶级的,看过不少《今古传奇》时期的武侠小说,单论文笔和金庸一比真是相形见绌。凤歌算是公认的模仿金庸模仿得比较好的,但把《昆仑》和《射雕》《天龙》摆在一起读就知道二者笔力还是相差甚远。

古龙《三少爷的剑》!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残秋。
木叶萧萧,夕阳满天。萧萧木叶下,站着一个人,就仿佛已与这大地秋色融为一体。
因为他太安静。因为他太冷。一种已深入骨髓的冷漠与疲倦,却又偏偏带着种逼人的杀气。
有些人说古龙小说放今天得扑,感觉是想多了。古龙的行文节奏,放今天也不见得扑。

一群人金庸古龙的书加起来没看过十本,全是看影视剧,连这两位大神真正厉害的地方的地方都不知道,如今的网文,最火的那些套路,都是以前的前辈玩剩下的,尤其是金庸的升级打怪体系,已经炉火纯青。

古龙的开头,一般都是悬念开始,吊人胃口。金庸的故事娓娓道来,世界观完整,细节文笔伏笔拉满,古龙的书情节曲折离奇,奇峰突起,文字意境优美如诗歌散文,节奏快,这两位大佬的风格,在网文圈妥妥的乱杀。

还有这两个大佬最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他们恐怖的阅读和积累,融合中西文化经典名著小说,各种经典故事的套路了然于胸,这样的人,会扑街?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穹苍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辗碎了地上的冰雪,却辗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李寻欢打了个呵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厢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厌恶,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人生本就充满了矛盾,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小李飞刀的刀用完怎么回收啊?我从小就在想这个问题:这么好的刀,精钢制成,锋利无比,在古代那可是贵重金属啊!射出去就完了?那得浪费多少钱?李寻欢别说是探花了,就算中了状元也付不起这个开销吧!

古龙《小李飞刀.4天涯·明月·刀》
“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的?”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里?”
“就在他心里,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
“刀就在他手里!”
“那是柄什么样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
很喜欢这段开头,当年我甚至背了好几遍!感觉就是头起的太好了,后面的情节反而压不住这么好的头!

《天涯明月刀》的楔子应该是武侠小说中最出名的开篇之一了,这本书毫无疑问是古龙的呕心沥血之作,却当年在连载时被腰斩了。
古龙的书很挑读者,能get到的就特别喜欢,反之真的很难接受。

古龙《血鹦鹉》!
据说幽冥中的诸魔群鬼是没有血的。
这传说并不正确。鬼没有血,魔有血。
魔血。据说有一次他们为了庆贺 九天十地第一神魔 十万岁的寿辰,就用他们的魔血,化成了一只鹦鹉,作为他们的贺礼。
十万神魔,十万滴血,化成了一只血鹦鹉。

据说这只鹦鹉不但能说出天上地下所有的秘密,而且还能给人三个愿望。
只要你能看见它,抓住它,它就会给你三个愿望。
无论什么样玄鹤的愿望,它都能让你实现。

血鹦鹉是古龙小说里的一个另类! 这本书由古龙提出创意和写了开头,后由黄鹰代笔了82%,凭借其武侠+悬疑+恐怖融合的独特风格,成为了一部非常特别的新派武侠经典之作。

无敌好看!黄鹰很会仿古龙文风,加上他自己的诡,写出来特别有意思!
可能因为闲得无聊,看完三言两拍之后重温起金庸古龙。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写武侠、看武侠了,不知道是因为金庸写绝了武侠,还是古龙走的太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