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还是来了。
印巴局势剑拔弩张之际,双方还是交火了。
24日深夜,印巴两军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发生了小规模交火,至于是谁先开火的,双方各执一词,巴方表示是印军开火在先,巴军“予以回击”,印度则指责巴方挑起“轻武器”交火事件。
目前,此次交火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25日,巴基斯坦国防部也向媒体证实了印巴两军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一事,并指出目前局势一切正常,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学校已经照常开学。
据悉,自从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6名游客身亡,多人受伤之后,印度不由分说,将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并对巴方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包括驱逐巴方驻印外交官、暂停印巴河水共享合作以及取消在印巴方公民签证等等。
作为反制,巴方也对印度采取了措施,包括暂停与印度的所有贸易往来,关闭印巴之间的陆上口岸等等。
最关键的是,印巴局势升级后,双方驻扎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队都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印巴局势的“火药味”。
如今,印巴双方又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加剧局势恶化,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印巴之间的全面冲突。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虽然这次印度将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但并没有拿出证据证明,巴方与发生在印度境内的恐袭事件有关。
为此,巴方否认相关指控的同时,要求印度举证,并指责印度是在故意发动一场“低强度战争”。
眼看印巴局势不断升级,联合国也坐不住了。
25日,联合国发出呼吁,希望印巴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事态升级,并称所有问题都应该通过有意义的接触和平解决。
并且,俄中等国也都纷纷呼吁印巴等国能保持理智,尽快调查清楚恐袭事件,避免误判形势,导致冲突升级。
不过,对于持续升级的印巴局势,美国反而罕见保持了“失声状态”,而在印度发生恐袭之际,美国副总统万斯便在印度访问,但即便如此,万斯也没有就袭击事件发声。
值得注意的是,万斯透露,这次访印之行,美印就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取得了共识,包括美国将向印度出口大量的武器装备。
更要注意,24日,印度高调宣布,印军导弹驱逐舰成功试射了一枚中程导弹,而该导弹射程可达70公里。考虑到印巴两国相邻,该导弹的攻击范围,实际已经覆盖巴基斯坦很多区域了。
很显然,印度这是在高调“秀肌肉”,并释放军事威慑信号,尤其是得到了美国的拉拢之后,印度似乎底气更足了,不排除趁此机会,重启印巴冲突,一举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可能。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印度这回显然是有备而来,巴基斯坦的确得小心了。
毕竟,印巴之间的恩怨持续了70多年,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权,印巴多次爆发冲突,甚至接连3次上演印巴大战。
眼下,国际局势动荡不断,各地冲突、战火持续上演,不排除印度也趁此机会,萌生对巴方动武、一举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可能。
2,印巴突然交火,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十足的坏消息。
一方面,印巴冲突重燃,战火升腾,势必会引发动荡与混乱,而为此买单的,将是印巴军民。
另一方面,印巴境内都存在诸多反政府武装或“极端势力”,若印巴大战开启,这些不轨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趁机发起更大的动荡与混乱。
尤其是,这次在印度袭击游客的枪手还没被抓获,谁也不知道这伙人及其背后的组织,会不会再次于印度发动袭击,或者潜入巴基斯坦,发起类似的袭击。
甚至于,这伙袭击者发动恐袭背后,会不会有某些幕后黑手在推动,都是一个问号。
因此,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前,印巴双方的确都得保持理智与克制,否则,很可能在某些不轨势力的煽动下,陷入战争泥潭。
3,还是那句话吧,冲突除了带来苦难与动荡之外,不会有任何好处,一旦战火重燃,双方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是如此,持续升级的巴以冲突更是如此。
对于印巴双方而言,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应对国内的种种危机和威胁,而不是执着于穷兵黩武、厉兵秣马与互相对抗,否则,印巴民众只会陷入更深层次的水深火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论如何,还是希望印巴双方保持理智与克制,通过对话与谈判化解矛盾和冲突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