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古人早就发现福建避暑天花板!高铁直达,藏着半部文学史!
460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逃离福州,云游中国清凉地图之旅第一站武夷山 ,高铁直达只要一个多小时 ,这个被低估的宝藏地——武夷山!
如果自驾300多公里,四个多小时,沿途风光无限 ,穿梭在青山绿浪间,隧道尽头时不时跳出白墙灰瓦的小村落,治愈感直接拉满!
一下车就被惊喜到!这里完全是现实版的"绿野仙踪"!
坐着竹筏漂在九曲溪上,溪水冰冰凉凉,山风裹着水雾往脸上扑,瞬间赶走暑气。
沿着848级台阶登上天游峰,云海在脚下翻涌,360°俯瞰山水画卷,爬山的累都值了!
要说最绝的还属青龙大瀑布!水流从悬崖上砸下来,溅起的水雾里藏着彩虹,周边全是遮天蔽日的大树,体感温度只有二十几度,比吹空调还舒服!
晚上住农家院,盖着薄被子睡觉,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啊!
更惊喜的是,武夷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晋,郭璞就在此留下题刻,开启了武夷山摩崖石刻的历史。自那以后,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诸多传世佳作。
宋代,武夷山的茶文化盛极一时,范仲淹一句“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道尽武夷茶的非凡地位。
朱熹更是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他在隐屏峰下建立武夷精舍,著书讲学。
闲暇时,常和友人在九曲溪畔漫步,还在五曲大石块上刻下“茶灶”二字 ,兴起时便吟出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这般悠然诗句。朱熹与陆游、辛弃疾两位文学大家情谊深厚,三人常相聚于武夷山,在茶灶石上烹茶品茗、吟诗作对。
辛弃疾与朱熹同游九曲溪,留下“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作钓矶”;
陆游回忆在武夷山的时光,写下“身闲剩觉溪流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 ”,这些诗句满是他们寄情山水的悠然心境。
明代董其昌两游武夷山,挥毫留下大字行书作品,其笔法娴熟、气质淡雅,为武夷山添了一抹独特的艺术韵味。
而在武夷山留下石刻墨宝最多的,当属明代的陈省。他29岁高中进士,43岁官拜兵部右侍郎,晚年隐居武夷。
云桥、云路、云关,还有云窝下的栖云阁 、接笋峰下的“白云深处”等20多处与云有关的摩崖石刻都出自他手,天游峰下“壁立万仞”、六曲响声岩上“空谷传声”,处处彰显着他对武夷山的热爱。
清代文学家袁枚游览武夷山后,创作《游武夷山记》,围绕武夷山水结合的特点,以“九曲”为线索,将峰崖岩穴、竹树楼台的奇形异状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身临其境。
如今的武夷山,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当地农家还会制作仙草冻、莲子羹等各种清凉解暑的美食。宝子们别犹豫了,这个夏天,快冲武夷山!错过真的要后悔一整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