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某地高三学生正在参加减压趣味游戏。图/新华社

文 | 蒋理
2024年高考在即,多所高校严防大学生高考替考、助考的消息,也引发了关注。
如据报道,5月29日,烟台大学发布通知称,为坚决杜绝高校学生替考,各学院要明确一位主要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对高考期间学生的管理要责任落实到人。对管理不严、不认真清点和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替考舞弊者,除追究替考者的责任外,将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员的责任。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也要求各学院切实掌握假期、高考期间全体学生的行程去向,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对发现异常者要及时上报并跟进做好相关工作。
山西运城学院则要求,各院系负责通知6月7日上课的教师清点人数,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请假,确需请假的应核实原因,除常规审批程序外,要经院系书记审核把关,并逐一确认离校学生去向。
之前,“当大学生发现高考和端午撞了”的话题就曾引发热议。有学生担心,端午遭遇高考,学校会不会为了防止高考替考不放假,或者不准学生在放假期间“擅自”离开校园。现在看来,这一担忧并非多余,不少高校确实对学生高考期间的去向进行了严格管理。
高校全力杜绝学生参与高考替考、充当“枪手”,当然值得肯定。但是,不让在校大学生在高考期间离开校园,严格控制大学生高考期间的去向,这样的做法显然也不妥。
治理高考替考,需要回归到强调考试纪律本身。大学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告诉他们参与替考的严重后果。而那种将治理替考扩大化的倾向,则不值得鼓励。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在校学生、在职教师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或者予以解聘。
我国《刑法》也明确规定,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如果参与替考,一旦事发,不但可能被开除学籍,还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大学生而言,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要杜绝大学生参加替考,应该向学生科普违法后果,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从源头上杜绝大学生参与高考替考。
大学生已是成人,应有判别是非的能力,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高考期间,不允许大学生请假离校、强调教师管理责任的做法,不仅超越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权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就此而言,在高考期间,也能由学生自主安排放假时间,给予学生充分信任,也是对大学生的一种诚信与责任教育。
撰稿 / 蒋理(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