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陈家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艾立纷】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13日报道,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图为大英博物馆 图源:视觉中国

报道称,这批文物原属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自2009年起进入大英博物馆第95号陈列室作专题展出,基金会的受托人此次正式将这些文物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全名为斐西瓦乐·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是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小型私人博物馆。创始人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生前收集了大量中国珍品文物,主要以陶瓷为主。后来,基金会因经营不善,遂将藏品出借给大英博物馆保管。

资料显示,大维德基金会及其藏品一直备受瞩目,其陶瓷收藏之丰、品质之精,举世闻名,如汝窑作为存世数量稀少的陶瓷精品存世不过90件,仅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汝窑陶瓷就达12件,且皆为品相完整、器型稀见、胎釉上乘的珍品。

据称,大英博物馆此次获赠的文物年代从公元3世纪跨越至20世纪,其中大量带有年号款识,对研究中国陶瓷的断代与制作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即“大维德花瓶”,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瓷器”,是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最早带有详细年款的元青花,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瓶还入选“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长期公开展出2000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很多是稀世之宝。“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2日,大英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白玉酒壶酒杯 资料图 视觉中国

去年8月,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藏品失窃成为该馆“史上最大丑闻”,《泰晤士报》甚至以“国家耻辱”来形容此案。事件发生后,博物馆馆长和副馆长相继引咎辞职。随之,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声也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根据该馆今年5月发布的最新声明,已找回628件丢失或被盗文物,但仍有上千件文物不知去向。该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称,找回失窃藏品的工作仍在继续。国际艺术品追回公司CEO马里涅罗曾直言,追回失窃文物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这其中存在复杂的法律和鉴定问题。

失窃丑闻令大英博物馆所谓“文物保管人”的角色受到强烈质疑,要求英国归还被掠夺文物的呼声一再高涨。尼日利亚、希腊、埃及等国均要求其归还国家文物。

此前报道:

近日,由中国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文物归家”的主题在中国观众中引发极大共鸣。尤其大结局中,“玉壶”带回了在屈辱年代被非法运往英国的中国文物们的一封封“家书”,字字泣诉戳中诸多网友的泪点。

然而这样一部民间作品,却让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英媒有些“急了”,接二连三发文阴阳短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并声称这进一步扩大了中方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本国文物的呼声。

但这些英媒一边污名化中国民众在忆起遭掠夺历史的正常民族情绪,一边却心虚地根本不敢提及这些流离失所的中国文物大多是被英方当年劫掠或盗取非法得来的。

截图自《逃出大英博物馆》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在陈展时挤在一起,没有名字,只有编号。有的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还有不少中国文物被切割,一条条裂缝让人看了心疼。

被切割的中国明代琉璃砖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这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共有3集,每集不超过10分钟,以拟人的方式讲述了一盏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成少女,逃出博物馆。路上,她意外偶遇来自故土的亲人,一位中国记者,并最终在他的协助下踏上寻乡之行。

本周,该剧迎来大结局,“小玉壶”出逃的真正使命也得以揭秘——将流失海外文物们的心声捎回国内。

当她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奔走,掏出一叠手写在英文报纸上的毛笔字家书,一一传达文物们跨越万里的思乡之情、被夺之痛,此起彼伏的百年沉吟成为全片最令人泪目的高光片段。

影片结尾,完成任务的“小玉壶”最终又回到了大英博物馆,一句“中国人不做偷鸡摸狗之事,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赋予了这则短片更高的立意。

截图自《逃出大英博物馆》

这则短片也引起BBC、《独立报》等英媒的注意,而它们的关注点相当清奇,闭口不谈影片中的中国文物们想要“出逃回家”这一设计背后的原因,是它们大多在当年被英国趁火打劫,甚至是英国当局直接对中国制造劫难,趁机通过抢掠或盗取等非正当途径得来的。

BBC在6日的报道中欲盖弥彰地强调,“小玉壶”的原型“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不是一件历史文物,而是一件2011年由中国苏州玉雕省级非遗传承人俞挺运用薄胎玉雕工艺创作的现代艺术品,是大英博物馆近年来(2017年)最新收录的藏品之一。因其精美的技艺为中国所独有,才引起中国民众的共鸣。

截图自@大英博物馆

英国《每日电讯报》7日还对影片中部分桥段表达出不满的情绪。片中,“小玉壶”在来到记者家中曾感慨其住所之大,因为文物们在大英博物馆中被随意对待,许多件文物会被硬塞进同一个橱柜里展出。在该英媒看来,这一剧情是对大英博物馆的“嘲讽”。

而据央视新闻等报道,影片主创人员介绍称,之所以选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作为主角,是因为大英博物馆中很多中国文物的介绍和图片资料寥寥无几,而这盏玉壶当时是为了推广中国文化,证明中国的玉雕技艺并没有失传才被送往英国的,它的来路和年代最为清晰,“引用网友的话,她是‘清清白白’的,记得回家的路。”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中“小玉壶”将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们尊称为“哥哥姐姐叔叔伯伯”,并最终肩负了出逃回国为大家伙“捎信”的任务,大结局中也体现了对英国这桩历史欠账的抨击和谴责。

截图自《逃出大英博物馆》

而英媒们对这一历史背景不光避而不提,还花了大段篇幅,阴阳怪气地称影片“迎合”了中国人对大英博物馆日益增长的批评,加大了在该博物馆发生2000件馆藏文物失踪案后要求其归还文物的呼声。

《每日电讯报》声称,短片在中国观众中“掀起了一股民族主义浪潮”。BBC也带节奏称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使得文化遗产及其归属成为中国民众非常“敏感”的话题,由此得出中国正继续推动强大的中国认同感,以应对与西方日益紧张关系的荒谬结论。

《独立报》更是倒打一耙,称中国方面呼吁文物回家的正当合理行为,是对前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嗤之以鼻”(thumbing its nose at his remarks)的表现,因为这位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在政府任职期间对华友好,曾呼吁中英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开启“中英合作的黄金十年”。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英媒又在文末故作客观地表示,除了中国,苏丹、埃及、尼日利亚和希腊等国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声讨大英博物馆要求其归还劫掠自他国的文物。

报道称,自8月中旬监守自盗丑闻曝光后,大英博物馆陷入信誉危机,但有英国议员坚称大英博物馆仍是一个安全之所,该博物馆也辩称自己“最有能力”保护这些珍宝。

而一些批评人士指出,这起涉及2000件藏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专家称为“现代史上最严重的盗窃事件”,已经让这一说法不攻自破。

失窃的部分展品

文物归还“道阻且长”,但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脚步从未停止。

多年来,我国一直通过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执法合作、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致力于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法律或者协商去追索流失文物。

据统计,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流失文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加大文物追讨力度,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

就在前不久(8月25日),瑞士向中国返还了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4件陶瓷器和1枚钱币。8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瑞士返还文物表示赞赏,此次文物返还是中瑞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