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著中,这样形容身边的3个女人:
- 妻子,是清水河。
- 连亦怜,是家用智能电器。
- 吕原,是最大号的叉车。

电视剧中的沈家父子,是清高的、体面的。他们始终以一种书香门第的姿态,板正着自己,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而吕原的出现,彻底撕碎了沈家父子,所有的光鲜。

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吕原不花沈卓然一分钱。
不花钱,无所图,无需沈家父子供养,于是没有依赖,精神上和情感上完全平等,于是无需讨好,只说事实。

原著最后,用了“唯唯诺诺”四个字形容沈卓然在吕原面前的表现。
在与吕原的这段关系中,沈卓然输得彻底,他不得不承认,他已经是70岁,他没有那么完美和优秀。
吕原自己上门后,对沈家提供了三项服务,细细品味,个个都很绝。

第一个:包揽“两家”的活。
原著中,吕原搬到沈卓然的房子后,第一句话便是:
“以后,你们家的粗活重活,蹬梯爬高,买菜买面,都可以交给我。”
电视剧中的吕原也是如此。她刚到沈家,就把从两家繁重的家务中解脱了出来。

某种程度而言,吕原是刘丽娜的贵人。
刘丽娜并不是多体面的全职太太,家里没有保姆,上有老,下有小,还曾有一个得绝症躺在病床上的婆婆,她一个人是两家人的保姆。

所以,电视剧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
- 70岁的沈卓然和40岁的沈青,事业有成,光鲜亮丽,穿新衣,喷香水,获众多女性追捧。
- 而40岁的刘丽娜,辗转于厨房、菜市场,抠抠索索、衣着敷衍、皮肤无光泽,焦躁疲惫,生活空虚,充满了不安全感。
当一个家庭,男人体面光鲜,女人蓬头垢面被嫌弃,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衡。

吕原的出现,第一次让刘丽娜体味出了有婆家帮忙的清闲,她开始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去正视自己,去发展自己,去让自己变得优秀。
沈家,该有一个人心疼任劳任怨的儿媳妇的。而吕原,填补了沈家对刘丽娜的这一缺失。

第二个,自己出钱添置。
这里一定要明确一下吕原的经济状态。
连亦怜看上了沈卓然的房子,为此她不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洗脚、穿情趣内衣、照顾沈卓然的女儿。

原著中,吕原的经济状况,半点都不逊色于沈卓然:
吕原有房,一百二十平方米,老沈一百九十八平方米。吕原的退休金每月七千二百元,老沈的退休金每月八千三百元。当然,老沈有稿费与演讲费,问题是吕原也有。

吕原搬进沈卓然的家后,购置各种小商品、小食品,从不跟沈卓然要钱,也不等沈卓然付钱,她自己就有大把的钱。
吕原有钱,热情,独立,仗义,甚至愿意站在婆婆的角度帮助刘丽娜。

自己出钱出力的全方位保姆,多绝的服务。
可沈卓然却对她避之不及。
因为,婚姻关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供需”关系。你缺少什么,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便会下意识看重什么。
沈卓然不缺钱,他其实最喜欢连亦怜。

因为,连亦怜比他小20岁,有好的样貌,风韵犹存,还能照顾他。
正如《小舍得》南建龙在大病一场后,选择了照顾他的保姆,而背叛了他高雅的妻子一样。
无关情爱,只关乎需求。
沈卓然不要吕原。因为,吕原完全不符合沈卓然丧偶后的晚年“更有意思”的需求。

第三个,“同床共枕”服务。
吕原提供的“同床共枕”服务,是原著中,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视剧吕原是睡在了沙发上,而原著中,吕原是跟吕原同床共枕的。

这里有一个非常隐性的对比,在《》电视剧中,并不明显,但在原著中,却非常直白明晰:
- 连亦怜,刚搬到沈家,跟沈卓然就有性生活。
原著用了“不是新婚,胜似新婚”、“枕席之欢”这样的词才描述沈卓然的兴奋。电视剧,则用了“性感睡衣”来演绎这种情趣。

原著中,沈卓然觉得连亦怜,是画中人,非常满足地喟叹道:
他仍然需要女人,却不仅是温顺与侍奉,他需要的是女人的生命之火,就像鱼需要水流,庄稼需要地气,他当然需要女人,因为他还活着。

- 可等到,吕原,沈卓然性冷淡了。
原著中,吕原的服务是非常到位的。她专门去给沈卓然找了相关方面的医生。
但为了摆脱吕原,沈卓然承认自己不行,只要能跟吕原彻底断绝往来,让他承认什么他都可以。

吕原和沈卓然这段关系,吕原提供不了沈卓然要的柔弱,而沈卓然也给予不了吕原要的温存。
奇葩,是沈卓然给吕原的定义。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原著的名字是《奇葩奇葩处处哀》,沈卓然把妻子去世后,遇到的四个女人,都归咎为了奇葩。
这部剧,看似一直在写沈家父子,可其实,它要彰显的其实是不同女性的悲哀和欲望。

沈卓然的坟前忏悔。
这篇文章的落笔,我想落在,沈卓然的坟前忏悔。
原著中,是没有彭玉兰这个人物的。

而沈卓然大概率也不会在经历了四个女人后,再跟彭玉兰喜结连理。
原著大结局,沈卓然开始病痛缠身,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他的朋友在他病痛之中,依旧热衷于,给他这个“老年钻石王老五”相亲。
而他对于,彻底深恶痛绝。

他最后对着妻子的坟墓忏悔:
我不是坏人,我绝对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在你的有生之年,我有男人的纯生理反应,我有过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已。
不管是电视剧中的沈卓然还是原著中的沈卓然,都不是什么深情人设。而电视剧中的沈青,更像原著里年轻时候的沈卓然的一种人像投影。

把妻子当根,但精神世界却曾经游移。
《我的后半生》其实更多的不是感情和婚姻,而是现实和人性。
现实残酷,人性复杂,没有太多尽善尽美,充斥着凉薄、自私、贪婪,但也在细微之处,有难得的温暖、真心、醒悟、成长。

想起那句话,在这个凉薄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