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重庆本轮降雨过程时间长、雨量大,与上轮降雨过程间隔时间短,土壤含水量饱和,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按照《重庆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渝府办发〔2023〕106号)有关规定,经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会商研判,决定于2025年7月9日14时,对22地启动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这些地方包括: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巴南区、北碚区、城口县、大渡口区、涪陵区、合川区、九龙坡区、开州区、两江新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万盛经开区、武隆区、永川区、酉阳县、渝北区、渝中区、长寿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

据气象部门通报,7月8日7时至9日7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阵雨或雷雨,全市4个区的8个雨量站特大暴雨,15个区县的97个雨量站大暴雨,25个区县的199个雨量站暴雨。

气象部门预测,7月9日白天,重庆中西部地区中到大雨(20~40毫米),局地暴雨(50~70毫米);9日夜间,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小到中雨,局地大雨(25~35毫米)。

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要求,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启动响应,并做好以下工作。

全面组织会商研判。密切关注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变化,组织会商研判,准确划分高风险区域,精准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层层“叫应”“叫醒”,尤其高度重视夜间“叫应”,确保到户到人,形成响应闭环。

加大巡查排查力度。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在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基础上,对辖区内可能形成滑坡的各类斜边坡和未经支护的人工切坡,对可能形成危岩崩塌的陡崖和孤石,对可能形成地面塌陷的采空区和隧道建设影响区域,对潜在山洪泥石流沟谷、切坡建房边坡、临水临坡临崖临沟“四临”居住区等进行重点排查。

加强避险转移撤离。严格落实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制度,密切关注灾害风险和灾险情发展趋势,紧急撤离“三高”区域(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居住的群众,“四临”区域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群众,工程建设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野外作业人员和工作人员。

强化应急救援准备。严格落实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加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做好救援队伍和装备、救灾物资的应急准备。发生灾险情后,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处置,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