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纪委监委于2025年2月通报,临汾市安泽县原县委书记刘锋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这名主政地方多年的正处级干部,其案件成为今年山西基层反腐的首个典型样本。

山西省一县委书记被查,小官大贪,看着一表人才,却一肚子坏水

刘锋1970年11月出生于山西临汾农村,1993年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后进入省外经贸公司工作。2003年调任运城市药监局纪检组长期间,他推动建立药品稽查快速反应机制,查获假冒伪劣药品案值超300万元,该经验曾在全省药监系统推广。2019年担任翼城县代县长时,他主导完成县城集中供热改造工程,解决12个老旧小区冬季供暖难题,获评“临汾市十大民生工程”。这段经历为其积累口碑,2022年调任安泽县委书记后,他推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山西省一县委书记被查,小官大贪,看着一表人才,却一肚子坏水

但调查发现,其违纪违法行为贯穿整个仕途。担任运城市药监局长期间,他通过设置药品经营许可附加条件,收受多家药店“加速费”累计80余万元。2016年任侯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时,在某道路绿化工程招标中,授意将投标企业注册资金门槛从500万元提至2000万元,帮助特定企业高价中标,事后收受价值120万元的越野车一辆。

山西省一县委书记被查,小官大贪,看着一表人才,却一肚子坏水

升任县委书记后,其权力寻租更加疯狂。2023年安泽县某河道治理项目中,刘锋将总预算1.2亿元的工程拆分为24个小标段,通过亲属控制的3家建筑公司围标,虚增土方量套取资金900万元。在干部调整中,他收取9名科级干部“晋升费”共计230万元,甚至将某乡镇党委书记岗位标价50万元。更恶劣的是,其长期收受管理对象赠送的茅台酒、冬虫夏草等礼品,折合人民币60余万元,部分礼品转手倒卖获利。

从药品监管先锋堕落为工程腐败典型,刘锋案折射出“能吏腐败”的演化轨迹。其手段既有传统审批寻租,又有拆分项目的隐蔽操作,更将人事任免异化为生意。此案警示,基层反腐需紧盯“一把手”权力运行,既要查大工程,也不能放过小审批,唯有织密监督网格,才能防止惠民工程变味为害民工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