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良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4月23日,波音公司 CEO 凯利・奥特伯格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认,中国已全面暂停接收波音新飞机。波音也将未能交付的三架737MAX客机从舟山波音交付中心撤回到美国西雅图。这预示着,当前,中国市场已对波音“关上大门”,而这是美国政府挑起关税战的又一苦果。

因美国对华累计加征145%的关税,中国也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125%的关税作为反制。波音飞机由于总装厂都在美国本土,因此,出口到中国的波音飞机全都在125%关税的反制范围之内。这使得国内航空公司引进波音飞机的价格堪称天价。从经济规律看,中国航空公司此时拒绝接收高成本的波音飞机,实际上是为避免自身利益受损的理性选择,而非刻意针对波音公司的政治操作。

中国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多次强调,中方是被迫加征反制关税,目的是捍卫国家利益和国内产业安全,并非主动挑起贸易争端。中国航空公司集体拒收美制飞机的罕见举措,凸显了美国政府关税政策正在产生反噬效应,让美国企业自身遭受打击,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波音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发动贸易战之前,波音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每年交付给中国的飞机占波音总量的25%,是波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然而,2018年,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再叠加近年来波音飞机的质量问题,其在华份额大幅下滑,订单流失严重。在此次关税风波之前,波音已深陷安全与财务的双重危机。

如今,美国对华关税战让波音公司遭遇二次打击,可谓雪上加霜。由于中方暂停波音交付,波音许多原本确定的订单面临搁置乃至流失。数据显示,2025年,波音原计划向中国交付49架飞机,前4个月已交付20架,剩余29架因关税战而前景不明。更为严重的是,中国航空公司原本计划在未来三年接收上百架波音客机(大部分为先前积压未接收的飞机),如果美国一意孤行继续打关税战,这上百架订单可能会被取消或转给其他公司,波音也将彻底失去中国市场。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波音公司近期不得不积极游说美国政府,希望尽快通过谈判化解关税僵局,尽快恢复对华交付。

除了订单损失,本轮关税战还冲击波音全球供应链。制造一架飞机,涉及几百万个零件、上万家一到三级供应商以及几十个国家,而上下游又有大量环节涉及中国。由于航空制造业供应链的复杂性,许多关键部件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而关税战给供应链造成的打击,令波音原本脆弱的生产线又雪上加霜,无法及时交付飞机。可以说,美方挑起的关税战正在撕裂波音辛苦经营数十年的中美航空产业纽带。

美国对华加税本意是“保护美国制造业、增加美国就业”。但现实却背道而驰。波音作为美国最大制造企业之一,因关税报复而蒙受重大损失,这无疑会拖累美国制造业的整体表现。据估算,每出售一架波音飞机就能在美国创造或维持数百个工作岗位。然而,关税壁垒使这些潜在就业机会化为乌有,甚至还威胁到现有岗位的稳定。可以说,美国制造业和工人阶层成为了关税战的牺牲品。

波音飞机被中国买家拒收、折返美国的场景,为这场美国发动的关税战提供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注脚。波音绝非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孤立个案,而是美国贸易政策走入误区的缩影。在全球产业链高度交融的今天,任何试图人为割裂市场的行为,终究会被市场法则所惩罚。奉劝美国政府认真汲取这一教训,切莫再让短视的政治冲动压倒理性的经济考量。毕竟,贸易战没有赢家。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