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跟大家讲印巴空战,网上很多人和我一样,这几天也一直在讨论印巴空战。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兴奋?因为这一仗我们的歼-10C和霹雳-15打得太漂亮了,大大的地出了一把风头,所以大家都很兴奋。但其实讲到这次空战,从我个人来说总感觉有点小小的遗憾。那就是因为双方都没有越线作战,结果我们的霹雳-10空空导弹没能参战,失去了一个在实战当中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这些天我看已经有人在讨论,说是“阵风”飞机其实也不差,真要是一对一地和歼-10C比,恐怕还不一定谁赢谁输。而且法国达索公司的技术人员也用这样的一个说辞在给“阵风”往回找补。围绕着这样的一个讨论,我看很多资深的军迷网友在一项一项的比:两架飞机的推重比、翼载荷、稳定盘旋角速度、瞬时盘旋角速度、滚转率、爬升率,一个一个的比的不亦乐乎。其实让我说一句的话,这种比法大可不必了,因为都是同一代技术水平的战机,比这些东西能比出多大的差距来?最多是各有优劣而已。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但是讲到一对一的空战,说白了就是近距格斗作战,而近距格斗作战很大程度上要靠近距格斗导弹。而这方面“阵风”比歼-10C就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了。我们都知道巴基斯坦买的歼-10C配的近距格斗弹是我们的霹雳-10E,而法国“阵风”配的格斗弹是法制的“米卡”空空导弹。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米卡”空空导弹在世界空空导弹当中是一个比较怪异的存在。这款空空导弹最初的研发是作为中距空空弹,搞出来之后觉着性能不错,所以法国人又给它换了一个制导头,把主动雷达制导头换成了红外成像制导头,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中距兼顾格斗的导弹。像这种一身兼两任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基本上属于上不勾天、下不勾地。作为中距空空导弹,现在大家已经看得很明显了,和霹雳-15比射程上那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可是真要作为近距格斗弹来和霹雳-10比的话,在机动能力特别是发射初期的机动能力,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

别的更多的咱就不说了,就说一个最大过载吧。“米卡”的最大过载大概是40到50个G,那么霹雳-10呢?霹雳-10的最大过载描述为大于60个G,又来了一个“大于60G”。大于多少呢?这事后面我再讲。其实印度空军现在的空空导弹当中,近距格斗弹综合能力比较好的还是俄罗斯的R-73。R-73在三代近距格斗弹当中可以说是佼佼者,最突出的性能有两个: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一是最大过载可以达到50个G,另一个就是它的最大离轴发射角据称可以达到45度。45度的离轴角意味着以机头指向为中心,左右各45度,整个是90度范围的离轴发射空间,这在三代近距格斗弹当中都是比较出色的指标了。但是如果拿它跟霹雳-10比,那显然又是不够看了,因为霹雳-10是典型的第四代格斗导弹。

一个三代弹的佼佼者,一个是典型的四代弹,存在着代差。最大的体现在哪?体现在红外制导头上。R-73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红外制导头,但是霹雳-10是红外成像的制导头。红外成像和红外听上去好像差不多,实际的差距大了。因为红外成像它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点光源了,所以对于这一类的制导头来说,像热焰弹、红外干扰弹之类的干扰措施,基本上就可以免疫了。但是像R-73的那种红外制导头,对这一类的红外干扰措施来说,是无法免疫的。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其实就是拿R-73可以夸耀的最大离轴发射角和最大过载来说,差距也不是一点半点的。最大过载我们讲了,霹雳-10超过60G,而最大离轴发射角,霹雳-10的最大离轴发射角是超过90度的,也就是说它具备过肩发射能力。又是一个“超过90度”,超过多少?别急,最后我再讲。所以说无论是R-73还是“米卡”,跟霹雳-10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所以真要是论近距格斗的话,无论是“阵风”还是苏30MKI,恐怕歼-10C加霹雳-10都可以大大的出一把风头。所以我说感到遗憾的。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可能有人会说,“米卡”导弹既然是作为中距拦射导弹来设计的,那么在最大射程上是不是稳稳的压着霹雳-10一头呢?好像按纸面的数据确实是这样,“米卡”的射程可以到60公里,而我们看在航展上霹雳-10E展出的最大射程指标只有20公里。那么在近距格斗的过程当中,法国的“米卡”是不是可以先敌发射,从而占得先机呢?其实我们都知道,航展上展出的很多指标就是那么回事。同样霹雳-10的最大射程也是一个很玄幻的东西。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霹雳-10是具备发射后锁定能力的。一般来说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空空弹在发射离机前是要先用制导头锁定目标的,锁定目标之后再发射出去。而实际我们看到航展上讲20公里的最大射程,指的并不是霹雳-10的射程,而是制导头的最大有效距离。刚才讲了霹雳-10是具备先发射后锁定的能力的,因为有双向数据链,所以这就可以使霹雳-10的射程大大延伸了。延伸到什么程度?我转述一下我听说过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描述,按他们的讲法是:经过优化弹道,霹雳-10的射程可以覆盖中距空战的绝大部分空间。所以说霹雳-10的那个20公里也是玄幻的20公里。

专家:印巴空战最大遗憾是PL10未参战

最后回过头来再说一说超过90度的离轴发射角和超过60G的最大过载到底超了多少。大概是10年前,我采访霹雳-10总师的时候,当时也曾经追问过这个问题。总师给我的回答是:超过多少还有意义吗?因为到了60个G,战斗机还能够摆脱导弹的追踪吗?而90度的最大离轴发射角超过多少同样没有意义。你试一试你的脑袋左右转一下,能转到多大的角度?所谓离轴发射是配合头盔瞄准具看到哪打到哪,你头都已经转不过去了,更大的离轴发射角在实际当中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所以在表述当中,我们表述成超过90度的最大离轴发射角、超过60G的最大过载就已经足够了。真正的业内人士、明白人一看这个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