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预制菜抽检发现塑化剂超标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预制菜与现制菜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没错,预制菜需要有包装袋,甚至有的预制菜带着包装,直接扔入水中加热。
但在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因为包装袋里含有塑化剂。这些塑化剂会由于预制菜特殊的保存与加工特点,而加速迁移。
2025年9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团队,对四川地区市售预制菜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简称PAEs)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PAEs是预制菜包装中最常见的一类塑化剂。
但是PAE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低剂量、长期累积性特点,其进入人体会干扰生理系统,甚至引发男性生殖能力下降、女性儿童性早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肝脏和泌尿系统损伤等。
成都疾控中心的科研人员在三个城市共购买了210份预制菜,其来源包括实体零售店(59%)、电商平台(29%)以及食品生产企业直采(12%)。按主要原料成分可分为动植物原料混合类(59%)、禽肉类(35%)、 豆制品类(2%)、蔬菜类(1%)、水产动物类(2%)和植物原料混合类(1%)。
研究结果显示,在样品中共检出了4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其中,DIBP、DBP和DEHP的检出率非常高,分别达到了94.3%、92.4%和96.2%。
其中,DBP和DEHP存在超标情况:DBP的超标率为4.30%,其中最高浓度达到了3.8 mg/kg,几乎是国家限量值(0.3 mg/kg)的13倍 。
预制菜中塑化剂超标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喜欢重口味的四川。
近期,广州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在当地采购了100份预制菜进行PAEs检测。
结果检出五类PAEs,DMP检出率为83.0%,DIBP检出率为37.0%,DBP检出率为91.0%,DEHP检出率为94.0%,100 份样本中,DBP和DEHP超标的样品各1 份,其中DBP超过限量值6 倍。
PAEs检出率高的预制菜,主要集中在红油类畜禽肉制品为主的预制菜。引前,食用油和火锅底料中PAEs的检出率也较高,这是因为此类塑化剂在富油食品中具有较高的迁移风险。
但相较食用油和火锅底料,预制菜更多一层风险,如果它往往会和着包装一起放入水中加热,而这会大大加速塑化剂的迁移。
其实不仅是塑化剂,经加热后塑料袋中的其他添加物也会大量释出。
西南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做过对比,经模拟预制菜使用加热后,塑料包装里常用的32种添加物会有13种出现迁移量明显大幅增加(见下图)。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预制菜接触材料的专门标准,但事实上,由于预制菜自身的加工特点,对普通包装的要求是无法适应预制菜发展的趋势。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以及推动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加强对预制菜包装材料的关注,并制定新的标准。
魔鬼往往就在细节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