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佳霖 成都、广州报道
近年来,微短剧以强人设、热话题、高反转迅速在全场景、全赛道、全流程当中快速传播。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 504.4亿元,用户规模已突破6亿,成为内容消费的“新赛道”。
在“短平快”的表象之下,微短剧如何创新文旅场景、孵化IP生态、迭代流量格局?
近期,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在成都举办。诸多业内人士齐聚一探寻找“方法论”。“要积极发挥微短剧的纽带和引擎作用,推动微短剧更好赋能文旅、文博、电商产业、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等各个领域,实现从内容传播到价值转换的闭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新星在会上表示。
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意识到,小体量的短剧可以撬动更大的价值。在强势的杠杆之下,微短剧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从内容消费赛道逐渐延伸为赋能实体经济、文化传播的内容载体。
创新空间,赋能文旅融合新场景
微短剧通过“跨界融合创新链+精品内容价值链+产业升级供应链”的三维逻辑,正在催生文旅融合新场景——以短剧为载体,实现地方特色的创新传播与文化内容的升级重构。
从社会价值来看,乡村微短剧异军突起,成为微短剧领域中的一片蓝海。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宁启文在会上表示:“乡村微短剧的创作对推动农业农村文化的繁荣、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提出了乡村微短剧融合融媒大力量计划,《欢乐农家院—福鼎一家人》《念哥餐厅》等作品聚焦农业农村生活,以生活化的叙事、视角和质朴的乡村美学,为观众呈现了真实可感的乡土中国的画卷。通过融合微短剧+文旅、微短剧+非遗、微短剧+乡村振兴等多种形式,一个全新的乡村文化传播平台正呼之欲出。
除了乡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也是文旅赋能的跨界联动新场景。以“双十亿”川渝特色方言短剧《家里家外》为例,红果平台以海量流量加持,制作方的精雕细琢赋能,四川广电用深厚资源护航,三方强强联合构成《家里家外》破圈铁三角。
政企媒三驾马车的配合也为短剧的文旅场景注入了新动能。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透露,自去年12月发布精品短剧“果燃计划”以来,已收到超300份项目书,已与国家图书馆、国家航天局、中国法制出版社等机构展开合作,围绕文旅、普法、科普等主题开发内容。
陕文投艺达影视贾轶群以短剧“陕西帮”为例,提出了“政策—文化—消费”三位一体的短剧商业模式解答。其本质是以区域文化资源禀赋为基底,通过“分账收入+定制服务+衍生开发”的三元复合盈利模型,实现政府、平台、商户的传播诉求与用户碎片化消费的精准适配。
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合格的盈利模式之上。贾轶群认为:“如果在这个圈里,80%的投资者都挣到了钱,产品也有成功的商业闭环,这个产业一定欣欣向荣。”
热钱涌动,孵化IP市场新生态
热钱涌动之下,IP森林隐含着一个更具想象力的市场空间。
在流量经济“不创新即落后”的趋势之下,多家企业从“小试牛刀”的谨慎参与,转变为大胆全链条重仓短剧。“2025年我们决定翻倍制作短剧。”北京好有本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郑安迪透露,过去一年,好有本领逐步从拍摄制作向全链路的IP开发迈进。
郑安迪认为,微短剧产业很有可能催生新一代的IP孵化器。“做成一部微短剧,从上游到下游牵扯的人和资金量比较小,这意味着一个月有可能催生出10~20个相对头部的IP。与此同时,系列化开发也相较以前的可能性变得更大。如果一个IP的第一部投入市场后反响较好,很有可能立刻投入开发2和3。”
“目前,红果和行业的合作主要分成三类:定制剧、版权剧和引入剧。从目前一些数据预判,2025年全行业内容预算还能保持超过50%的增长。”乐力表示。
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影视负责人曾映雪以旗下IP《香蜜沉沉烬如霜》为例,截至目前,该剧播放量超过200亿,许多粉丝仍旧在持续关注,IP延续性很长。曾映雪透露,完美世界正在将这个2500分钟、58集的长剧IP浓缩10倍,做成200~250分钟的短剧形式。
作为文化产业的宝库,IP市场正在短剧产业的热钱涌动之下悄然蝶变升级。以经典长剧IP为母体,让长短剧集生态共振,通过“压缩改编+场景复用+长短套拍”实现更高效率的产业协同。把经典长剧像“压缩饼干”一样做成精华短剧,利用既有影视基地、演员团队、服化道资源降本增效,达成“成本协同”的效应。既省拍摄成本又能带火老剧,还能用短剧给正在拍的新剧打广告,用短剧激活沉睡IP,形成“老IP新用、长短剧互推”的良性循环,造就“流量协同”和“粉丝协同”的双向促进。
创新玩法,短剧“流量”变“留量”
泼天的富贵也需要长期维稳的运营,短剧如何变“流量”为“留量”,是流量经济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负责人周裘认为,通过精准运营,高投入和小成本的剧集都有机会成为爆款。据其披露,芒果TV正与红果短剧探索协同机制,通过IP衍生开发等合作模式,构建“美美与共”的行业生态。
红果短剧制片负责人沈志远则分享了平台在IP改编与创作扶持方面的实践经验。以IP为基点,流量为桥梁,平台和出品方得以共赢。“红果平台主要依靠广告分账模式辅助出品方进行变现。红果短剧的广告分账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大笔内容预算,据最新数据,每月分账已超四亿元。保底加超出保底持续分成的模式让制作方能够专注于创作,持续提升内容质量。”沈志远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红果短剧的免费看剧模式天然具有长尾效应,优秀剧集不必依赖短周期投流,可以获取更多观众。”
而作为数据库的分析平台,巨量引擎内容营销负责人金文乐总结了品牌方的投放需求变化,为短剧的流量经济提供了新解法。
“以往品牌方只是将短剧作为一个新的流量爆点,让短剧为自己的品牌故事或品牌内容作共创,限制了整体的市场规模。现在的品牌更多是把微短剧作为一个新增的、非常重要的流量阵地。这个更大的流量蓝海使品牌有非常多的玩法,和传统的投放相比,会和IP、电商、交易等结合得更紧密。除了传统IAA的付费方式,巨量引擎未来将和品牌方共创更多的整合营销方式。”金文乐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