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一路高歌,连带着申公豹也被“平反”了。

土拨鼠和石矶娘娘也因为各种奇怪的关注点而爆火出圈。

怎么现在的出圈点都和作品主线八竿子打不着一块?

关注点日渐偏离主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影视剧的时候,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哪吒1》里,申公豹是所有观众同仇敌忾的反派。

结果到了第二部,却成为更多人共情的对象。

好不容易考上阐教,以为能光宗耀祖了,结果收获的却是仙界的冷眼。

辛苦修炼,想要晋升十二金仙却发现和自己无关。

被利用去做各种坏事,才换来得道成仙的机会。

这些更是让申公豹成为“真男人”担当。

网友们甚至还写出了“申公豹文学”。

“鄙视申公豹,理解申公豹,加入申公豹,发现自己不如申公豹,加入不了。”


还有土拨鼠。

那一声“啊——”成了大亮点。

就连出场不过几分钟的石矶娘娘也成为“反精神内耗第一石”。

圆滚滚的身材打破了白幼瘦审美的枷锁。

不少网友还大展身手,以石矶娘娘为原型进行二创,致力实现“一家一户石矶娘娘”。

不光是《哪吒》,打开弹幕,你会发现很多影视剧都是这样。

以为大家看《速度与激情》的时候,都在感叹车技如何神,打斗多热血。

结果弹幕都是超速要被罚款,车上没上保险。


以为看《战长沙》的时候都在感叹家国情怀。

结果有人担心用破布包扎会不会引发细菌感染。

还有最典型的安陵容平反案。

初看《甄嬛传》,觉得她是背刺姐妹,自不量力的坏女人。

再看却发现她才是那个小人物奋斗的榜样。


多才多艺堪称紫禁城唱跳第一人。

为何关注点开始奇奇怪怪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角感丧失了。

刚生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种初始心理,叫“全能自恋”或“全能感”。

简单理解,就是觉得自己能逆风翻盘。

就像阶段的孙悟空。

想学本事,能拜菩提老祖为师;想要好兵器,金箍棒自己来认主;想要响亮的名 头,天庭亲封了齐天大圣。

因为需求不断被满足,所以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角。

但是,与真实世界交手之后,泡沫就破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越来越认清自己的位置。

buff叠满的哪吒是不现实的;

蓝血贵族敖丙,自己也没那个命;

申公豹也是不可能,毕竟离“十二金仙”只差一步之遥也算是人中龙凤。

自己最多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陈塘关老百姓。

所以会越来越难代入主角或主线剧情,更关注那些鸡毛蒜皮的杂事。

此外,短视频的碎片化也让琐碎细节更容易被关注。

短视频时代,经典永流传的永远是切片。

比起完整复杂的内容,明确的信息点更容易被人接受。

更何况看短视频的人永远比看原作的人多,先入为主的印象让我们即便看原作也很难将注意力放在主线上,转而去关注各种琐碎的细节。

现在的娱乐化倾向,让我们在看影视剧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剧情,更是为了寻找乐趣和话题。

况且整部作品信息量爆炸,传统的主线故事难免让人审美疲劳,这才转而关注那些之前琐碎的细节寻找话题

就像明明是生离死别,但人们的关注点却在嬛嬛的眼神光里有打光板。

在逐帧看剧的网友们毒辣的眼光下,眉姐姐偷穿秋衣这种事,又怎么能瞒得过去呢?

果然秋衣是个好东西啊,妃子也忍不住要带货。

关注点偏离,好吗

有的人觉得,关注点偏离会造成理解偏差,无法把握作品的核心主旨。

诚然,影视剧有自己的创作思路,过度关注非主线细节可能会使观众的审美视角变得局限,只停留在表面、局部的有趣点上,而忽略了作品在叙事结构、镜头语言等方面的整体美学价值。

而且,对于创作者而言,观众不紧跟主线,就会削弱对核心情节和主要角色的情感共鸣

毕竟气氛是很重要的,看飙车戏正起劲的时候,弹幕突然飘过“这车有没有上过保险”,一下就让人破了大防。

但早在35年前,陈佩斯就在春晚上说了“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说到底,影视剧只是观众解释世界的工具而已,比起有没有理解核心主旨,观众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表达欲。

流行文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生活已经让精神状态“非常美丽”,难道追剧的时候还不能开点小差吗?

就像越来越多的反派、配角上桌一样。

习惯性代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主角时,全方位被秒杀的配角自然是“罪有应得”。

但随着越来越 多人意识到,我们不过是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时,那些出身不高、饱受困扰的配角反而容易赢得我们的心理投射。


况且,关注点的偏离或许还能成为作品的二次爆点。

很多人已经失去了看完全剧的耐心,比起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具象化的符号更容易被记住。

剧一集没看,但梗一个不落,这些作品也借细节切片获得“新生”。

其实,不管关注点有没有偏离,只要能让观众有所表达,对作品而言,也是一种成功。

作者:疏风

责编:律也人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少禾成长视频号 -

祖母绿胸针因其独特的深绿色调,适合搭配多种不同色调的服饰。

它与白色、黑色或米色等中性色调相得益彰,增添一丝优雅。同时,对于更大胆的风格,还可以尝试搭配紫色、深蓝色或深红色的服装,形成对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