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10日,以色列空军对也门萨那和焦夫省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空袭,造成了46人死亡,165人受伤。伤亡者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国际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次袭击的严重后果。胡塞武装方面指责以色列空袭摧毁了大量民用建筑,平民的死伤尤为惨重。空袭的背后,除了军事目的外,更多的是以色列与胡塞武装之间深层次的政治矛盾。

46死165伤,以色列闯下大祸!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特朗普划清界限,美英法德开始选边站


胡塞武装自去年10月开始活跃在中东战场,他们不仅发射了导弹袭击以色列的船只,甚至一度将战火延烧至以色列本土。以色列的回应自然也是迅猛的。9月初,以色列就对胡塞控制的荷台达港发动了空袭,这一战略地点是胡塞武装至关重要的粮食与援助进出口口岸。随着空袭继续扩大,胡塞武装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挑战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并利用现代高科技武器对以色列进行威慑。

紧接着,9月13日,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特拉维夫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这一武器的特点是多弹头和极高速度,使得以色列的防空系统难以应对。胡塞武装宣称,这一反击行动获得了“成功”,以色列数百万民众被迫进入避难所。然而,尽管导弹确实从也门飞向以色列,并引发了多地的防空警报,但以色列国防军表示成功拦截了这枚导弹,未发生人员伤亡。

从技术角度来看,高超音速导弹的来袭无疑让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虽然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在拦截短程导弹上表现出色,但面对更复杂的高超音速导弹,是否能够有效防御仍然存在疑问。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装显然在这一点上占得先机——他们掌握了高超音速武器,并且这类武器的生产能力或许并非偶然。正因如此,以色列未来将不得不应对胡塞武装进一步加码的军事挑战,压力将愈加沉重。

46死165伤,以色列闯下大祸!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特朗普划清界限,美英法德开始选边站


在以色列和胡塞武装的冲突不断升级的同时,联合国大会在9月12日通过了一项决定性的决议。《纽约宣言》支持巴勒斯坦问题的“两国方案”,呼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巴以冲突,并敦促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142国赞成,10国反对,12国弃权,这一结果无疑是对以色列在中东战场持续军事行动的一记沉重耳光。

尽管美国与以色列站在了反对方,但这一决议却清晰地反映了国际社会日益分化的态度。美国与以色列的反对票,虽然出人意料,却也表明西方在巴以问题上的长期立场正遭遇严重挑战。英法德等欧洲国家选择弃权,甚至有国家公开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的和平诉求,逐渐开始在这一问题上呈现出更多的立场差异。与以色列长期保持紧密关系的西方国家,如今在巴以冲突的应对上,似乎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政治取舍。

对于以色列而言,其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得到了美国的“宽容”与支持,但这种支持在国际层面的承受力正变得越来越小。面对联合国大会压倒性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投票结果,美国在这一问题上显然处于尴尬境地,而以色列则面临全球孤立的风险。

与此同时,伊朗的核计划又成为中东局势的一个新变数。9月12日,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公开表示,伊朗的核设施遭到以色列轰炸,导致大量核材料仍埋在废墟之下。伊朗政府威胁,如果联合国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这一声明无疑为中东局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自6月以来,以色列与美国联合打击伊朗的核设施,试图阻止伊朗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然而,伊朗的核计划并未因外部压力而停滞,反而加速了发展。英法德等国也在推动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则以更加强硬的立场回应,表示若恢复制裁,伊朗将加速推进其核武器计划。这一局面,无疑会使得中东局势更加紧张,伊朗核问题将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

46死165伤,以色列闯下大祸!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特朗普划清界限,美英法德开始选边站


从以色列对也门的空袭到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再到伊朗的核问题,中东的局势正变得愈加复杂。在这一片混乱的战火和外交博弈中,西方国家的分裂与以色列的孤立已成为一个日益显现的趋势。随着胡塞武装不断加大对以色列的军事压力,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也开始对以色列的行为提出质疑,而伊朗的核计划也可能成为下一个引爆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