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门见山,今天聊聊短剧创作的误解和真相。
从2020年广电总局备案系统新增“网络微短剧”版块,短剧有了正式“官宣”开始,一个明显趋势是,无论资本热钱还是创作人才,都在涌向短剧赛道。
在你看不见的屏幕背后,短剧创作有多拼?
编剧、制片人韩佳彤2017年开始接触短剧项目,同时培养短剧创作人才。她的学生里,白天上班写PPT,晚上熬夜写剧本的不在少数。灵感来了,能一口气肝到天亮。胆大、执行力强的,确定剧本创意够抓人、节奏够快,直接拉个小团队就开干。
当越来越多观众不进电影院
宅家看短剧
YIQIYINGCHUANG
根据行业报告数据,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684亿,同比增长36.1%。用户规模达6.62亿,日均使用时长101分钟,追平社交软件。
2023-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因为发展太过迅猛,过去拍广告、做自媒体、写网文的,包括传统影视公司编剧、导演,纷纷转行或兼职投身短剧创作。
在短剧赛道“淘金者”眼里,尽管短剧行业正在加速大浪潮沙,早期跟风翻拍套路化“霸总”题材的粗放模式已经失效,市场正在对剧本创意、制作效率、观众需求洞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依然是充满可能性的新兴行业。它提供了一种在当下经济环境下,很多成熟行业里很难见到的一种东西——你今天可能是小白,明天就可能靠爆款剧本或操盘项目崭露头角。
传统影视编剧、导演进场的目的也很直接:快速变现、实现表达欲、抓住风口红利。用行话讲,短剧能快速验证市场反应和吸进能力,几十万投入撬动千万级回报,比死磕传统影视项目试错率相对可控,比重资产创业风险低,最糟糕的情况不过是一部剧“没爆”。
在此背景下,短剧创作在技术维度,从题材选择、结构设计,到节奏把控,对创作者都提出更专业更精细的入场要求,也是从业者突围的核心方向。
短剧怎么写
才能让观众觉得“爽”?
YIQIYINGCHUANG
所有艺术创作都是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爽”的需求,先要理解观众为什么不爽。
编剧韩佳彤认为 “爽文”流行的底层逻辑在于满足观众对现实困境的心理补偿。因此短剧创作要抓住观众在现实生活的“被碾压感”和“困境感”,通过戏剧化的叙事提供情感宣泄出口。

比如战神题材的“爽点”是满足现实中受挫,剧里成为强者的心理需求;穿越题材的“爽点”是逃避现实,在虚拟时空中获得满足;逆袭故事往往是职场菜鸟翻身成行业精英;重生设定弥补生命遗憾;权谋剧情满足阶层跃迁幻想;复仇主题宣泄现实中的压抑情绪;
再比如虐恋情感剧的创作要点在情感挫折的戏剧化呈现;甜宠剧的创作要点在理想化情感关系的构建;犯罪悬疑剧以凶手视角展开剧情;破案悬疑类型以侦探视角推进情节。
成功的短剧往往精准切中某个时代痛点,用紧凑的叙事节拍持续制造观看观剧快感。
短剧会像电影一样
进入主流文学吗?
YIQIYINGCHUANG
在韩佳彤看来,短剧的爆火有其合理性及必然性。历史上经济低迷时期往往伴随新的特定影视艺术形式的兴起:日本经济萧条时期动漫产业爆发;美国经济危机后“反传统、反文化”的新好莱坞电影诞生。

《逍遥骑士》剧照
短剧的爆火也可能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文化适应。主流文学圈对目前短剧这种新物种还存在质疑,认为其缺乏深度和艺术性。
短剧吸金能力是否可持续?创作吸引力有多持久?务实地说,这些问题跟问什么剧本能火一样,没人能笃定。但可以从数据里找依据。
有调研数据显示,短剧用户覆盖60后至00后各年龄段,其中各年龄段用户中“几乎每天都看”和“每周看3-5次”的人群占比总和均超过五成。一半用户观看时长在1小时以上。超六成00后看短剧依然用倍速。
不同城市县级人群看短剧人群占比(数据来自网络)

这些数据佐证了短剧消费市场用户认知和习惯已逐渐养成,用户消费习惯正在从碎片化转向深度沉浸;也揭露了内容供给端存在的问题——类型扎堆、选题同质化、结构松散、节奏掌控力不足等。
这些创作层面的技术问题与作品深度、艺术性一样,都是影响短剧从纯娱乐商品进化到有思想深度、引发更广泛社会共鸣的文学形式,以及形成可持续的商业生态的能力短板、创作缺陷。
因此,提升创作层面的技术能力,尤其掌握更精密的叙事节拍,节奏控制技巧,是创作者打磨作品、提升观众粘性的有效方法论。
先解决创作技术问题
YIQIYINGCHUANG
以短剧《全资进组》为例,编剧韩佳彤结合“16节拍法”,详细解释了“叙事节拍怎样有效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采用16节拍法,三幕四段式,每段可细分为四个节拍:

第一幕(起):书生进京赶考遇劫匪。追劫匪,邂逅并爱上救助他的赵婉清,最后借宿赵府。

开篇四个节拍主要在对立体攻击之下,展现主人公外部欲望。图1对应第一个节拍,戏剧困境节拍,篇幅占第一幕整体时长的1/4,即1分钟左右。图2、3、4对应行动节拍、心结节拍、新戏剧困境节拍。
每个小节拍承担明确的戏剧功能,如制造困境、推动行动、揭示心结、升级困境,确保节奏紧凑。
第二幕上半段(承):书生寄居赵府后,与仆人计划继续赶考。赵婉清提出契约——资助其120两银子,高中则需娶她。书生为赶考不得已离开,踏上为爱赶考之路。

这一幕里四个节拍与第一幕逻辑递进,由之前困境及行动自然引发“应对困境”行为,对立体表明立场制造困境,主人公心结再现,面对外部欲望缺失决定展开新行动,新的戏剧剧情展开。

第二幕下半段(转):书生赶考途中遇故友孟博,与其结伴同行。二人建立友谊并认同彼此价值观,却埋下“同爱一女”的危机伏笔。引发友情与爱情的两难抉择。

这一幕可以理解成人物的反击阶段,主人公打开心扉迎敌,应对危机到来,完成自己内心成长。

第三幕(合/高潮):高中后,书中想履约娶赵婉清。孟博也言明要娶心上人,二人惜别。大婚日二人在赵府相遇,方知彼此同爱一人。书生最终选择友情,拆穿谎言离开。

这一幕里主体孤注一掷迎敌,与对立体决战解决危机,故事收尾。

以上内容来自编剧韩佳彤老师的「短剧写作实训营」先导课。9月4日起,她会分3个阶段、12次课程,从短剧创意和选材、项目设计商业定位、戏剧情境写作、事件写作、剧本分场思路、剧本场景写作6个方面,手把手带你写出单集时长10-15分钟,体量12-24集精品短剧剧本。

从“写不完的长剧”
到“可落地的短剧”
YIQIYINGCHUANG
概括学习短剧创作的必要性,可能有以下三点:市场适配性强;创作难度低;落地可行性高。
短剧除了符合“短平快”时代需求,受众广泛且区别于更下沉的竖屏短剧,相比电影项目创作门槛高,电视剧体量过大,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商业回报角度,精品横屏短剧都更适合创作新人系统学习创作理论,更快写出合格剧本,也适合传统长剧、电影导演、制片人,网文作者、写作爱好者、自媒体人等转型或拓宽职业可能性。
为什么说她能教会你?
从大体量、不同题材类型的长剧集,到小体量、短平快的横屏精品短剧集——写剧本;教写剧本;诊断剧本;商业思维运作剧作。每个维度的底层逻辑和系统方法她都深度实践过,并拿到过结果。
早在2017年开始带领编剧团队创作儿童题材短剧项目《星选者联盟》,是行业里较早接洽短剧项目的编剧之一。编剧团队成员也有在益起映创(原后浪电影)跟随她学习成长起来的学员。作品单集时长20-25分钟,采用单元故事形式以适应儿童观众注意力时长,最终在腾讯、优酷、爱奇艺三大平台播出。

《星选者联盟》海报
从事剧本创作、教授剧作课程、担任剧本医生之外,她也创作自己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担任制片人。浸泡在影视文化产业多年,从创作源头,到终端市场,她都一直在参与。
12次课程,怎么学?
课程设计三个学习阶段,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部可落地的短剧剧本创作。你将获得剧本署名权,累积创作经验。如果你的创作足够优秀,很可能结业作品就成为入行敲门砖。
「第一阶段」剧本项目预案
理论重点:短剧商业定位、受众分析、世界观搭建及选材方向、AI辅助润色故事梗概、人物小传、项目书制作、如何提升提案竞争力;
实践重点:分组进行题材创作尝试,提交初步方案。
「第二阶段」分集梗概开发
理论重点:戏剧式结构(事件线写作、情感线写作);揭秘式结构(揭秘法、翻牌法)等;
实践重点:指导分集写作节奏、悬念设计、情节篇幅详略把控等。
「第三阶段」剧本写作及优化
理论核心:场景分场策略、修辞与潜台词运用等;
实践核心:指导修改逻辑漏洞、伏笔呼应,强化视觉呈现及情绪张力。
下面是完整课程安排、学习方式介绍↓

一个剧本落地之后肯定要推向市场。熟悉「益起映创」(原后浪电影)的学员,对韩佳彤老师都不陌生,在后浪电影授课多年,已经指导并陪伴数百名学员学习成长。过往教过的学员,也有不少是由她带教或引荐入行的。《星选者联盟》创作团队成员之一就曾是她的学员,主创名单里也有这位学员的署名。
这也是她选择继续在这里开设新的短剧创作课的原因——发现并培养更多创作人才,未来能成为并驾齐驱一起创作的伙伴,一起创作拿结果,赚到钱,同时享受创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因为是手把手带教,名额有限,想和她一起学习的,抓紧报名。
报名课程,扫二维码先加小助理好友↓
益 起 推 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