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希望一举高中。

生育,希望儿女双全。

结婚,希望婚姻美满。

寿命,希望长命百岁。

《道德经》中说:“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如果我们所有的希望都成真了,那么我们就过上了浑浑噩噩的日子,再也没有什么好追求的东西。

如果我们希望太多,那么失望也会多起来,烦恼也跟着来了。

人生如四季,过了夏天的蓬勃,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天。你若拒绝冰冷的冬天,那么你就是“夏虫不可语冰”的命运。

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就会懂得,凡事留余地,生活怡然自得。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人的本事再大,有3个地方一定要空着

01

人生满,满则溢。

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六尺巷。

安徽桐城的张英,做官之后,收到家书,说邻居之间争夺底地皮,需要周旋一番。

张英回复:“让他三尺又何妨。”

主动礼让三尺,腾出一条小巷,让张家名声大噪。

张英有一个儿子,叫张廷玉,从小读书,后来成了清朝的大人物,被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重用。

张廷玉从小苦读,考上进士,走进官场。按照当时的规矩,做官要精通满文,他又马不停蹄地学学习,在殿试中获得第一名。

康熙六十年,山东有土匪劫持商贩,张廷玉负责去追讨。

很快就抓住了一百五十多土匪,审问之后,他把土匪放走,说:“这是乌合之众,只要灭了几个带头的人,其他进行安抚,就够了。”

果然,土匪一哄而散,地方安宁,也让大家刮目相看。

出色的工作,让张廷玉职位节节高,成为太子的老师,新皇的辅政大臣。

有一年,张廷玉回老家探亲,雍正写信询问情况:“朕即位十一年来,在廷近內大臣一日不曾相离者,惟卿一人,义固君臣,情同契友。”

张廷玉家遭受火灾,雍正把一处官房给他。

张廷玉修建新房,雍正题字:“调梅良弼。”

张廷玉步入晚年,向乾隆请求退休。

乾隆说:“如果七十岁就必须退休,那哪有‘八十仗朝’的典故?”表示极力挽留,也让张廷玉面子大涨。

又过了一些时日,张廷玉确实是老了,病了,需要退休了。乾隆也恩准其退休。

在退休之前,张廷玉担心自己死后,不能够配享太庙。

乾隆说:“先皇已经决定让你配享太庙,我怎么会不肯?”

张廷玉不放心,要乾隆写一个凭证。

乾隆被逼,写下一首诗:“......可例青田原佑庙,漫愁郑国竞摧碑。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

次日,张廷玉派儿子张若澄入宫,向乾隆谢恩。乾隆很是不悦。

隔一天,张廷玉亲自去谢恩,乾隆就更加不悦了。

一件事,为什么要反复折腾?乾隆一气之下,削去他的伯爵。

接着,张廷玉的亲家,母亲过世,不去守孝,继续上班,还收了贿赂,引发了案件。张廷玉受到牵连,家财被没收,还处罚二十万两。

一辈子都很顺利,但到了退休的年纪,要各种待遇,甚至邀功胁迫皇帝,终于带来灾祸。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路人皆知。为什么张廷玉不知道呢?

求满的人生,到底无法圆满收官。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人的本事再大,有3个地方一定要空着

02

人有空,空则安。

以人为镜,以古为镜,我们再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常常空杯以对,这就自然了。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留下一定的空间,便于改变。就像地上的瓷砖,有缝隙,就能应对热胀冷缩。

空,就是安全的,可以激流勇进,也可以急流勇退。

第一,名利有空,让人一步。

天下有很多的利益,每个人都在追求。

你若是得到天下所有的利益,那是很危险的。因为其他的人都没有利益了,就不得不朝着你争夺。天下人,都会是你的敌人。

有本事的人,总是让利于民。利益给了人们,自己也就被人爱戴,成为佼佼者。

北宋的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欧阳修主动让一步,并没有因此就丢了名气,反而名气更大。

第二,人情有空,保持距离。

俗话说:“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任何时候,都不要咄咄逼人,哪怕对方是你的敌人。

与人打交道,话别说绝了,有时候要打圆场。比方说,“改天,来日”。实在不知道如何说,那就沉默。

爱一个人,也不要天天拥抱,也要有小别胜新婚的行为。

父母和儿女,也是要距离的。儿女长大了,自己去飞,及时分家。

与人交往,生气了,也不要总是情绪爆发。忍气忍财的道理,要记住。

第三,愿望有空,得失自然。

我们期待如何,这是愿景;我们看到结果,也自然接纳,这是格局。

我们能够享受的,不是结果,而是努力的过程。

不要活成一个刻板的人,非要达到某种境界。

有时候,允许自己放弃,说一句“我不要了”,就真正释怀了。

好的人生,是有欲望的,但也是可以“无欲则刚”的。

无常,就是人生的真相。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人的本事再大,有3个地方一定要空着

03

《道德经》中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一张弓,使劲拉,过了最大限度,会折断;到了90%的时候,一放手,箭就平稳射出去了。

并且,每个人用弓的方法不同,要不断调整弓的力量和尺度。

我们最缺的,往往不是理想目标,而是放下执念,调整方向。

人这一生,但凡有空的地方,就是生命的弹性。

人这一生,空与满,互相制衡,就是平衡。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