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双方关于瑞士谈判的联合公报发表,由特朗普大幅度增加关税所引发的中美关税也暂时告一段落。这场持续41天的关税冲突从各方面,都对美国的国内状况,对世界的经济秩序与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到了中美能在两天的谈判中达成一致,都让全世界感到出乎意料的地步。
01.中美同步削减115%关税,特朗普关税战宣告失败
毕竟就在谈判首日,还有不少西方媒体渲染,中美之间的谈判已经因为美方的过度强硬以及要求不合理而谈崩了。结果第二天,中美就同时确认,双方在4月2日关税战爆发后的一切对抗性关税政策全部取消,只保留其中的34%。
这34%中的24%,还是先暂停90日,等进一步谈判结果再执行的。可以说,当下美国对华关税的税率,被一轮谈判已经削去了115%。
中美同时各自将4月之后的关税措施取消,只保留10%+34%,这看似是双方平等的互让一步,但如果考虑到双方最初的目的,那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了。中国对美国发起多轮关税反击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让美国撤销敌对性关税政策,恢复正常贸易秩序。在这轮谈判之后,我们的任务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而美国呢?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目的达到了吗?
显然是没有的,特朗普当初宣布要对中国加征所谓的“解放日关税”,是为了削减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为了保护并重建美国的制造业,为了让美国的工业企业不受中国竞争的冲击。所以在本轮谈判之前,国际上普遍都认为,最后双方达成的协议,应该是中国同意以协议的方式购买更多美国商品,换美国对中国商品减税,以此来填补部分贸易逆差。
最后的结果呢?是美国没能强加给中国任何购买美国商品的条件,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只是在谈判结束后,在媒体面前低声下气地说了一句“希望中国能签署协议,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降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但这种乞讨般的希望,本身没有任何约束性。因此可以说,特朗普本轮关税战就是没有达成任何目的,就是以美国向中国的投降认输为收场的。
02.特朗普政府对华的退让力度让西方震惊,但他不得不做
中美以相同的条件,不设任何附加条款的互降相同幅度的关税,这就等于美国政府认同了,与中国进行贸易战没有打赢,也不可能打赢。
看上去是恢复到了4月之前的状态,但美国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付出了包括经济上的,金融上的,国家威望上的,国际关系上的巨大代价,最终却一无所获的草草收场。如果不是意识到不可能赢,那也不至于答应如此的条件。
这也就不怪西方媒体们,会用“出人意料”乃至更夸张的说法,来报道讨论中美之间在瑞士达成的协议了。毕竟在他们的认知当中,特朗普事前都摆出如此强硬的姿态,投入如此多的成本了,即使无法取胜,那也要收回成本并小有盈余才对,万不该形成表面平局,事实认输的结果的。但在我们看来,如果特朗普不选择在当下体面的收场,那未来美国就要很不体面的崩溃投降了。
在美国民间,对华脱钩造成的供应链中断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美国经济的生产与流通环节。特朗普最想保护与建设的美国制造业,因为没有了上游的中国机器与中国零件而生产停摆,而零售市场上又因为关税导致的进口暂停,迎来了普遍性的货物短缺以及物价飞涨。
如果再拖一两个月,那美国的零售业就会因为没有消费者买得起商品,也没有商品可卖,而陷入普遍性的破产倒闭。而零售业可容纳着美国海量的劳动力,以及极高的GDP与税收占比呢。
在美国高层,上周的美联储降息会议以“拒绝降息”的结论,宣告了美国央行与特朗普政府的冲突还将持续下去。高利率叠加高关税导致的高通胀,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将更是核弹级别的;就更不要说特朗普现在还在计划着加军费加开支,美联储高息给美国政府借偿美债带来的压力,也是不能忽视的。
再考虑到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各州的产业资本,对高关税导致利益受损而进行的反扑。可以说,特朗普政府当下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不得不考虑如何体面的收场,去解决国内的困境了。
03.做美国人的敌人可能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朋友一定是致命的
至少,在中美双方本轮协议生效后,美国对中国的剩余关税综合税率还有43%,而中国对美综合税率也回落到了33.8%。从账面数字上来看,美国对中国似乎还有9.2%的关税溢价,可供特朗普来“赢“。要是关税战持续下去,美国国内真的陷入了供应链停摆,那到时候要付出的代价,可就更大了。
在这轮为期40多天的关税战之后,全世界都能看出来,特朗普政府手上事实上已经没有牌可打,已经没有筹码可用了,而中国还有更多的更有力的手段,出于种种因素没有拿出来。
当然,中美之间的关税冲突的落幕,影响到的可不仅有中美两国。如果说特朗普过去一个多月的行动,再到当下的停战,到底伤害了谁收割了谁,那可能只有美国的盟友,愿意向特朗普割让部分国家利益的小国们了。比如什么欧盟,日韩以及越南与墨西哥等等等了。
随着美国的全面对华降税,以及对欧日韩的集中加税,大家的关税差事实上反而缩小了,中国工业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反而提高了。这将会对欧日韩的工业,对越南墨西哥的转口贸易产业造成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