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还是跪了,据消息称美韩已正式达成贸易协议。前段时间特朗普还在伦敦谈判后抱怨"中国不好对付",转眼就笑着说:"中美一定会达成非常公平的协议"。
这种转变背后,韩国人可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美韩到底达成什么协议?为何让特朗普的态度大变?
当地时间7月30日,特朗普亲自宣布美韩正式达成贸易协议。
内容听起来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美国对韩国商品征收15%关税,韩国对美国商品零关税,还要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随后李在明也证实了他的说法!
这哪是贸易协议,分明是不平等条约啊!国内批评声音铺天盖地,都说李在明在谈判桌上太软弱了。
要知道,这位总统之前搞务实外交,支持率一度超过60%,现在恐怕要跌到谷底了。
特朗普拿下韩国后,整个人都精神了。
要知道,6月份在伦敦进行第二轮中美谈判时,他还愁眉苦脸地说"中国不好对付"。
现在呢?有了韩国这个"战利品"垫底,再加上日本的石破茂、欧盟的冯德莱恩都表态不会因为美国就跟中国脱钩,特朗普的底气明显足了不少。
其实特朗普的算盘很精。先搞定那些传统盟友,让他们乖乖就范,签下对美国有利的协议。
韩国就是最好的例子——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还有那个不对等的关税安排,简直是给美国送钱。有了这些"成功案例",特朗普在对华谈判时自然信心倍增。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可不是韩国。第三轮中美谈判虽然已经结束,但关键问题还是没解决。
美国财长贝森特直接点出了症结所在——俄乌战争。这个问题就像一根刺,卡在中美协议的咽喉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很明确,不可能因为美国的压力就改变。
特朗普也知道这一点。7月29日,他给普京发出了10天的最后通牒,想通过施压俄罗斯来解决这个难题。
但普京是那么容易被吓唬的吗?特朗普能像对付韩国那样对付俄罗斯吗?答案显而易见。
现在特朗普改变态度,乐观地说中美会达成协议,这背后有两层含义。
第一,他需要给全球资本市场一个信号——中美不会真的脱钩,大家可以继续做生意。毕竟,如果中美真的闹翻了,全球经济都要遭殃,美国也不例外。
第二,他想通过这种乐观表态来给中国施加心理压力,营造一种"协议快要达成"的氛围。
但现实是残酷的。中国不是韩国,不会为了一纸协议就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
在俄乌问题上,中国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不会因为美国的压力就改变。特朗普想复制在韩国身上的"成功",在中国这里恐怕要碰壁了。
特朗普现在表现得信心满满,但他心里清楚,中国这块“硬骨头”不好啃。俄乌问题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在中美之间。
除非特朗普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否则所谓的"非常公平的协议"只能是一厢情愿。
说到底,特朗普的这番表态更像是在演戏。
他需要营造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形象,需要让资本市场相信中美关系不会崩盘。但演戏终究是演戏,现实的困难不会因为几句漂亮话就消失。
韩国的教训摆在那里,3500亿美元买来的是什么?是美国15%的关税壁垒,是国内民众的愤怒,是总统支持率的暴跌。
其他国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本和欧盟已经表态不会跟中国脱钩,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家都不想成为下一个韩国。
特朗普从"中国不好对付"到"一定会达成协议",这种态度转变说白了就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他知道强硬路线走不通,所以改打温情牌。
但中国不吃这一套,该坚持的原则一定会坚持,该维护的利益一定会维护。
这场博弈还远没有结束,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能不能打响,还得看他愿不愿意拿出真正的诚意来。
特朗普现在对中国笑脸相迎,不过是因为他发现强硬路线走不通罢了。
但笑脸背后的算计谁都看得出来,中国更不会被这种表面功夫迷惑。真想达成协议?先解决俄乌问题这个死结再说吧!
信息来源:
2025年7月30日 - 美韩贸易协议达成,特朗普及李在明官方声明
2025年7月30日 - 韩国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承诺,韩国政府公告
2025年7月29日 - 特朗普向普京发出10天最后期限,白宫新闻发布
2025年6月 - 中美伦敦第二轮谈判,特朗普称"中国不好对付"
2025年7月下旬 - 中美第三轮谈判结束,贝森特财长谈话记录
2025年7月 - 石破茂、冯德莱恩表态不会因美国与中国脱钩,日本及欧盟官方声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