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在印巴冲突中遭遇惨败,特别是空战中被击落6架战机,但是却没有击落一架巴基斯坦战机的惨败结果让印度政府不敢承认现实。莫迪政府一直都在利用民族主义维持自己执政地位,确保自己的支持率。但是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分利用民族主义随时可能遭遇反噬。印度主动点燃战火却在战场上遭遇惨败,军事惨败不仅暴露了印度国防体系的脆弱性,更撕开了莫迪政府“民粹主义叙事”的遮羞布。但是印度政府却丧失喜办,大肆宣扬印度胜利。不过这样做,也很快遭遇反噬。

专家:莫迪炒作“大捷”遭反噬

1

从“强人神话”到“信任危机”,外交官“通敌门”引爆网络,莫迪炒作“大捷”遭反噬。因为民族主义情绪已经被点燃,印度政府又故意刺激这种非理性情绪。莫迪政府在利用民族主义达成造势目的同时,也开始遭遇反噬。据报道,印度民众扒出了外长苏杰生的孩子任职于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真相,并因此指控苏杰生“秘密接受美国指令”。印度民众还指控苏杰生通敌美国,出卖印度国家利益,是美国间谍。

专家:莫迪炒作“大捷”遭反噬

印度情报机构突然指控驻巴基斯坦高级外交官拉吉夫·夏尔马“向巴方泄露军事部署”,反对党国大党曝光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至少12名外交官被秘密调查,其中3人涉嫌“接受境外资金”。印度民族主义者情绪被点燃就收不住,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的社交账号也遭到黑客攻击,私人邮件和家庭照片遭泄露。据悉因为女儿曾参与罗兴亚难民救援,唐勇胜被扣上“伊斯兰渗透分子”帽子。针对外交官的风暴至少3名印度外交官家属遭受死亡威胁,2名年轻外交官被迫辞职。

据悉因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印度民众开始将现实中堆积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印度官员身上,从而导致针对官员的仇恨在印度境内蔓延。印度内政部数据显示,印巴停火后的一周内,针对公职人员的仇恨犯罪报案量激增470%。印度部分外交官和政府官员住宅遭激进分子投掷燃烧弹,家属收到死亡威胁。很显然,莫迪政府的胜利叙事,并不能完全转移印度内部深刻矛盾,也不能真正的改善日益恶化的民生,只会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矛盾逐步恶化。

专家:莫迪炒作“大捷”遭反噬

从“大国崛起”到“系统性崩溃”,战争经济的“黑洞效应,民生危机加剧社会撕裂。为应对冲突,印度2025年财政赤字率飙升至7.2%,卢比汇率暴跌15%,外资撤离规模达24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将印度GDP增速预期从6.5%下调至4.1%,评级机构惠誉将其主权信用展望调整为“负面”。印度社会分化指数(Gini系数)从2020年的0.65升至0.71,1%富豪掌握全国58%财富的现状,使“反莫迪”情绪从底层向中产蔓延。

2

民粹主义的反噬,莫迪政治的“阿喀琉斯之踵”,反对党的“真相运动”或导致莫迪的“印度大捷”真相掩盖不住。莫迪团队长期通过WhatsApp等平台散布“印度无敌论”,操控超5万个自媒体账号制造虚假舆情。但战败后,前线士兵拍摄的战机残骸视频通过加密软件流入民间,政府设立的“事实核查中心”被黑客攻破,曝光多份篡改伤亡报告的指令。民众发现,“强人领袖”的光环建立在系统性谎言之上。

专家:莫迪炒作“大捷”遭反噬

国大党领袖联合10个政党发起“透明印度”运动,要求公布战时决策记录和伤亡数据。印度反对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要求莫迪说实话,公布印军此次“辛杜尔”军事行动究竟由谁授权,以及印度空军因此损失了多少架战机。在反对党透明运动影响下,印度大批民众开始要求莫迪政府说出真相“不要再欺骗民众”。这种真相运动将导致莫迪政府制造的“大捷”露馅,从而导致印度政府胜利叙事崩塌。

专家:莫迪炒作“大捷”遭反噬

社会撕裂加剧,莫迪凝聚力量面临更多难题。仅5月15日一天,古吉拉特邦即发生47起针对穆斯林的暴力事件,国际特赦组织报告显示,超200名穆斯林在“反间谍”名义下被非法拘禁。历史证明,靠煽动民族情绪掩盖系统性缺陷的政权,终将被真相的反噬力摧毁——这或许是莫迪留给“全球南方”最深刻的警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