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无忧渡》剧宣活动中导演林玉芬说到这个无忧渡的结局,说会是一个让人心疼的结局。大家都表示很担心会be,那么,是不是真的这样呢?从目前来看,捉妖师久宣夜的身份真相就要出来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捉妖师最后竟然发现自己是大大的妖怪,这是什么感觉啊???确实很让人心疼,特别是在《无忧渡》预告中看到,宣夜回到广平城变成大妖熊被锁在笼子里,人人喊打喊杀。

确实很让人心疼。当然,结局也不是绝对的Be,据说,爱他的半夏,为了救他,用自己献祭,变成了宣夜的伴生妖,当然,目前看她母亲唐如云也是妖,半夏就是半妖。所以变成宣夜的伴生妖,也算是在一起了。

这名字都起得那么神。果然是被人称为“古偶真神”的林玉芬。作品是融合了聊斋风格加上不少古诗词诗文的感觉,聊斋就不说了,都是鬼怪妖魔的人间故事,至于诗文古风,例如第一单元《嫁衣鹄吟》中,人面鹄这一妖怪的设定尤其惊悚,令人为之一震。这让人想起了《口技》和《山海经》。

《口技》是清代文学家林嗣环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写的是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三个场面: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全文语言简练细腻,形象传神,结构层深迭进,呼应有方,生动地表现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害人的妖名为“人面鹄”,它出自《山海经》,体貌非同寻常:“人脸兽身,蜼身犬尾,身形如鹄”。她擅长变化,喜爱吃人的喉咙,每吃了一个人,便拥有了对方的声音。

这部剧还涉及到了“伴生妖”的概念。比如,人面鸮的伴生妖是音鳗,视力不佳,喜欢美妙的声音。伴生妖有个特质,极度忠诚。

这其实也暗示了结局,如果要安排捉妖师最后成了妖,那么也是一个好妖,那么,他还会有伴生妖,迟雪暂时是他身边的伴生妖,但是后来为了救他挡了刀,死了以后,半夏应该就成为他的伴生妖了。

目前23,24集讲的醍醐海市,入画以后的世界更是让人惊艳。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小时候看这文章就像看鬼故事,也像梦游。

这妖画的世界,何尝不是人的一种理想。甚至人间都没这么美好。

妖也有自己的理想的。他一直在地下城,偶然机会发现广平城是那么美好,他想把一切美好都留在身边,于是把广平城的美好全部都入画,又因为不够栩栩如生,于是真人入画。
来看看醍醐海市真正的大老板蜃妖所言所感。

他说,茫茫红尘,世人皆苦,人乃肉体凡胎,不过匆匆百年,如白驹过隙,刹那瞬间罢了。而即便有这瞬间,也不能安然享乐,既要寻食果腹,又要缝衣遮体,历七情六欲之难,受生老病死之苦,更有恨憎别离,山洪野火,刀兵战乱,贫富相压,而在我的画里,此生仅有此日,昼夜循回往复,人人可得永生,喜乐永在,悲苦不存,生无所恐,死无所惧。往事如幻,未来永期,难道这不是真正的大解脱?大自在吗?

蜃妖执念化广平,画中人心向真实,伏笔埋得够深啊!

难道没人发现这一段写得很到位啊。精髓精髓,真是升华了。但是人呢,好的东西,他非要说,不真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