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鲁中晨报报道,云南“昆明发布”消息,5月20日,全市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动员部署会召开。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一把手”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要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重点破解“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的问题,以有力有效的监督切实把“关键少数”管住管好。

4任市长被查 昆明该反思什么

众所周知,今年4月,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对云南省昆明市开展提级巡视。这在过去的巡视中,非常罕见。为什么要提级巡视,按照媒体披露的情况,过去一年多,昆明从2007年到2025年的18年中,张祖林(2007年至2012年)、李文荣(2012年至2015年)、王喜良(2015年至2021年)、刘佳晨(2021年至2025年),连续四任昆明市市长被查。

对昆明这样的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来说,是非常难堪的现象,也是对昆明发展非常不利的现象,会让四季如春的昆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陷入寒冬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也必须通过提级巡视,从根本上改善昆明的政治生态。

4任市长被查 昆明该反思什么

那么,昆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首先,说明昆明的政治生态是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的。要知道,在过去的这些年中,除市长外,昆明还出现过书记连续落马的现象,到底是南橘北枳,还是北枳南橘,是进入到昆明这片土地上,才让这些市长们变成腐败分子,还是来昆明前就已经是腐败分子,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落马者不管是来昆明前就已经存在腐败问题了,还是到了昆明以后才具有腐败行为的,昆明的政治生态都存在严重问题的,它没有让腐败分子到了昆明后收敛行为,也没有让原来没有腐败的人到昆明变得更好。

4任市长被查 昆明该反思什么

其二,说明云南在用人方面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用什么样的人,让什么样的人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在提拔使用前,都是经过严格考核、严格挑选的。但是,昆明却出现了18年、连续4任市长在一年多时间内被查现象,是真正的“前腐后继”,这就不只是昆明的政治生态存在严重问题,也说明云南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是存在不小的问题的。这些腐败分子,到底是如何爬上领导岗位的,都是谁选拔使用的,是依据什么被委以重任的,都需要反思,需要深查。如果存在用人腐败问题,还要把背后的黑手挖出来。

第三,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严重缺位、严重失控。昆明方面对监督问题的反思,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的反思,概括为“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是点到了问题的根源。正常情况下,监督跟得上,腐败就难以藏得住。连续四任市长都是腐败分子,都在一年内被查了,而他们在昆明主政的时间长达18年,对昆明来说,无疑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和影响啊。只能说明,云南省、昆明市在对“一把手”的监督方面,已经处于失控状态。监督失控,腐败岂能不猖獗呢,腐败分子岂能不疯狂呢。所以,如何监督“一把手”,是今后云南省、昆明市监督工作一个需要重点研究、认真思考的问题。

4任市长被查 昆明该反思什么

第四,说明查处工作没有盯得紧要、跟得上。前后18年,4任市长,要说一个也没有举报信、没有被举报的问题,恐怕很难让人相信。既然如此,有关方面又是如何对待举报的呢?殊不知,这些人也不是一步就当上昆明市长的,而是一步一步爬到昆明市长位置的。那么,他们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有过举报吗?有关方面对举报都有过认真调查吗?调查的结果如何呢?有没有与他们的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呢?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有关方面是存在失职现象的,使用者失职,监督者也失职,监督检查没有真正在云南干部的选拔使用中得到充分体现、有效运用,没有成为真正的“防护网”。

总之,18年、4任市长,在一年多时间内连续被查,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如何才能杜绝类似现象,从根本上改善昆明的政治生态,应当借着中央的提级巡视,来一次力度大、效率高、质量好的大整风,让每一位政治生态中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有紧迫感、危机感,都能够深刻反思与洗涤,并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权力运行中。否则,从严惩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