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看腻了千般套路和万种消费陷阱,“鸡排主理人”的核心不是头衔话术,是对产品的严谨较真和对顾客的滚烫真心


作者 | 李梦玉

题图 | “鸡排哥”李俊永



“做完你的做你的!”“这种场面我还能控制!”你的手机有没有被这段语录刷屏?景德镇“鸡排哥”最近火得一塌糊涂!他摆摊5年,炸鸡排的手速快得像开了倍速,金句频出,仿佛在看一场脱口秀。

大家不仅乐坏了,更是忙坏了,要么喊话“鸡排哥”全国巡炸,要么千里迢迢赶往景德镇,要么玩梗“鸡排哥”工作状态的名场面,要么疯狂抄写鸡排哥的金句——“鸡排免费,塑料袋六块”“不炸到位我不能原谅自己”“辣椒我是花钱买的,我不会给你放太多”“如果不及时吃导致鸡排不脆,我将停止对你的售卖”……

“鸡排哥”为何能火爆全网?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网络截图


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我们都在借他活成滚烫的自己


满大街10块的鸡排,6块钱还能保留“值得排长队”的魔力,关键是鸡排哥把成本省在售价上,把溢价存在服务里,其人格魅力更是为鸡排增香不少。

有顾客吃饱了纠结要不要买,“鸡排哥”说,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你不要拒绝美味,你可以亏待全世界,但你不能亏待自己的胃,任何时候都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请打开塑料袋,我需要的是速度”的调侃,换来的是“我将在来景德镇的前一天,反复练习打开塑料袋”的幽默回复。

好玩有趣才是硬通货,人们排队吃的不仅是一块鸡排,是一次情感的消费体验,是花6块钱都被认真对待的温暖,是在快节奏生活里久违的“慢真诚”。鸡排哥提供给人们的,是最实在的食物和一颗真诚待人的心,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互动。

“不谈出神入化,但是行云流水是一定可以谈得上的。”“请给我一次服务你的机会。”鸡排哥究竟是怎么做到在平凡而辛苦的工作中,还能保持元气满满,爆梗不断?

看了他的几次采访之后,大家才逐渐明了,因为他真的足够热爱他的工作,热爱他的生活,热爱他的家乡。当“班味儿”浸满每个工位,当“精神内耗”成为日常,鸡排哥那股“累但高兴”的“活人感”,成了最治愈的解药。

71岁的大爷冒雨排两小时队给孙女买鸡排,外地游客站三小时闻着香味等餐——6元的鸡排,卖的不只是鸡排:是凌晨两三点备料时对“新鲜”的较真,是给学生优惠一元的温情,是给排队者递的矿泉水,更是“花小钱被尊重”的稀缺感。

正如网友口中“6元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的反差,恰恰戳中套路时代的痛点——我们见够了一杯奶茶半杯冰的敷衍,听腻了“主理人”的空洞话术,却在油烟摊前找回了久违的真诚连接。

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鸡排哥”李俊永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

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谁在透支“主理人”的信任度


松弛、年轻化又接地气的口条,让一众网友调侃他为“鸡排主理人”。这让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餐饮界,似乎激荡起一丝难得的“活人感”。

当下的消费市场里,“主理人”遍地走,甚至带了些贬义:咖啡馆靠ins风装修撑场面,服装店用“设计师款”话术掩次品,却连基本品质都守不住。

而鸡排哥最初爆火就是因为一条视频——一位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男子忙着给油锅里的鸡排翻面,一边和排队的学生开玩笑说:“你们别把青春耗在等鸡排上,但我的鸡排值得等。”排队、说笑、玩闹,久违的烟火气蒸腾开来。

他的几条“硬核规矩”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每天下午四点半,管你排多长的队,散客一律停售,准时推着小摊冲向中学门口,给学生一块钱优惠的温暖,让人直呼“鸡排哥,除了你还有谁这么把我放心上啊”。

看似“不平等”的规矩,不仅没引起任何人的反感,反而唤醒了不少“90后”的童年回忆,让人莞尔一笑:儿时揣着皱巴巴的零花钱,在校门口摊贩前眼巴巴地等着美食,赶在爸妈发现前狼吞虎咽。那种童年的烟火气息,比味觉更深刻地印在了记忆里。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鸡排哥”在顶流时期公布腌制配方,还被网友晒出了2022年的聊天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他数年如一日对每个顾客的认真回复。

面对“油黑不卫生”的质疑,不犟嘴只戴起透明口罩,用坦荡回应揣测。更难得的是他对流量的清醒:有人问收不收徒弟,有人要投钱开连锁,甚至有人出钱打广告,全被他和“鸡排嫂”拒绝。

当其他网红忙着变现时,他在流量里看到的,不是彰显个人名气的捷径,而是推广家乡的契机。转头就当起了景德镇文旅推介官,让市井烟火成了城市名片。

套路是短效药,真诚才是长效针。我们看腻了千般套路和万种消费陷阱,“主理人”的核心,不是头衔,不是话术,更不是装修,而是对产品的严谨较真,和对顾客的滚烫真心。

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短视频截图


你愿意为“鸡排哥”排队吗

“鸡排哥”火果然有他的道理


“鸡排哥”的爆火从不是偶然,而是5年风雨里攒下的“生存学分”,每一笔都写满小人物的昂扬。

工作的“控场力”。在忙碌中创造秩序和节奏感,在平凡岗位上找到价值和仪式感,用主动创造代替被动应付,这种“把摊位当舞台”的仪式感,就像他炸鸡排时的专注——油温必须170度,裹粉要匀,翻面要快,重复的动作里,藏着“就算被生活撂倒,也要爬起来站成风景”的倔强。

来源:当代江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