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领域中,一些实验因其独特性与争议性而备受瞩目

苏联的伊万诺夫所进行的人猿杂交实验,以及美国约翰·李利开展的海豚语言教学实验,便是其中的典型


20世纪初期,伊万诺夫在苏联生物学界崭露头角他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曾赴法国深造

归国后,他就职于彼得格勒的皇家实验研究所,专注于动物人工授精研究,并成功改良了苏联的家畜品种,培育出新型家畜,在生物学界赢得声誉。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然而,伊万诺夫并不满足于此他产生了一个极为大胆且违背伦理的想法:尝试让人类与猿类进行杂交

他坚信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能培育出一种可作为理想劳动力替代品的人猿杂种,只需提供食物,它们就能在艰苦环境中持续工作。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为实现这一构想,伊万诺夫前往非洲他最初计划让雌性猩猩接受人类精子,甚至带着儿子一同前往

但物种隔离的现实使得这一实验以失败告终伊万诺夫并未气馁,转而打算将猩猩精液植入人类女性体内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他原以为贫困的非洲女性会为了金钱而愿意参与,然而实际情况是几乎无人愿意怀上猩猩的孩子尽管如此,伊万诺夫仍不放弃,继续寻找志愿者。后来,伊万诺夫带着经验和想法回到苏联,并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令人意外的是,该计划竟获得上级部门认可

于是,他开始广泛招募志愿者,最终有五名女性愿意参与。实验随之展开,但困难也随之而来。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一方面,猩猩原本生活在热带,苏联的寒冷气候对实验造成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尽管志愿者们有勇气和决心,但实验进展并不顺利。与此同时,在美国,神经科学家约翰·李利也在进行一项独特的实验。他认为海豚大脑与人类大脑结构有一定相似性,目标是让人类教海豚说话

22岁的女子玛格丽特负责与三头海豚(两只雌性西西和帕姆,以及雄性皮特)进行互动教学。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玛格丽特在教学中遇到不少难题。海豚们的学习效果不佳,皮特尤其明显,经常第二天就忘记前一天的知识。

为推动实验进行,玛格丽特决定与皮特24小时相处。在此过程中,皮特展现出一定的聪明才智,学会了“hello”“hi”等简单词汇。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玛格丽特通过亲吻和拥抱来鼓励皮特,这大大提高了皮特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间推移,皮特对玛格丽特产生了性欲。玛格丽特下水时,皮特会用身体蹭她的腿,甚至轻轻咬她。

尽管玛格丽特有些不适,但未加以制止。在纪录片《跟海豚说话的女孩》中,玛格丽特承认享受与皮特的一些亲密互动。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为让皮特专注学习,玛格丽特会用手缓解皮特的欲望,皮特也因此更加努力,期望获得更多“奖励”。然而,实验并非一帆风顺。皮特在某些方面有进步,但发音方面仍缺乏自主性。

为加快进程,研究人员决定给皮特注射LSD致幻剂以刺激其大脑,这引起了玛格丽特的不满。同时,实验资金问题日益严重,最终海豚之家被迫关闭。

苏联“人猿杂交”实验:5名女孩与11只猩猩参与,最终结局如何?


皮特被送往其他机构的水池,最终因窒息而亡。

这两个实验引发了人们对科学探索与伦理道德关系的深入思考。在追求科学进步的道路上,如何平衡探索与伦理,尊重生命尊严,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