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电视剧《借命而生》顺利收官,剧中杜湘东和徐文国的遭遇让很多观众意难平。随着观众们对剧中角色命运的热烈谈论,《借命而生》在各个平台的网播数据也随之走高。一部优秀的剧集,除了演员演技好,导演素质过硬之外,剧本出色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那么,这么优秀的剧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近日,我们采访了《借命而生》的编剧熊语真女士,深入了解了一些《借命而生》幕后的故事,与观众们共享,看了这些故事,大家可能就更加理解《借命而生》这部剧背后更深的寓意。
重新构建故事脉络,营造悬疑氛围
读过原著的观众大概都会知道这么一个事实:电视剧开头的凶杀案在原著中是不存在的。徐文国和姚斌彬被关押的罪名是利用公家的器械和原料在外面干私活、赚外快,此外,他们还偷了一辆日产车的发动机。根据他们的交代,偷发动机也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研究、提升自己的技术。

在改编剧本的时候,如果不重新构建故事框架,增加新的叙事线索,那么是很难吸引现在的观众的。现在的观众追剧时更喜欢叙事节奏快,情节有翻转的剧集,如果前两集没有悬念,没有吸引力,大家就直接弃剧了。
而在剧本中,增加了李超被杀的案子后,立马就抓住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们很想知道在这个案子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矛盾冲突。

在谈到如何营造剧集的悬疑感时,熊语真表示: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改写了部分情节,让剧本故事情节更强,更有看点,但其实在大方向的设定上是比较贴合原著里的内容,比如姚彬斌捡枪,为徐文国争取逃跑时间和空间;又比如杜湘东因徐文国和姚斌彬的越狱事件,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个主要叙事线索等。

作为编剧,她深度剖析原著,并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悬疑成分,让剧集更贴近了现在观众的追剧喜好,编写了一个既好看又有表达的故事。这个剧本她写了三年,一共18稿,一百多万字,最终定稿是经过多方认可的,在故事逻辑上是经得起推敲的。
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她跟着角色活了一遍
在《借命而生》播出的过程中,大家对剧中呈现出来的“年代感”赞不绝口,特别是经历过那个年代人,在追剧的同时触发了自己的诸多感慨。

在谈到如何营造剧中的年代感这个话题时,熊语真打开了话匣子,她说:“为了写出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潮,在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功课,看了大量材料,去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和事。为了把杜湘东这个角色写的真实、生动,我还采访过看守所管教,了解过看守所里的生活,还因此特意去学了北京话,原剧本是用京腔的对白写的,只是后来选择在四川拍,所以改成了那边的方言。

因为原小说时间横跨20年,若是按照这个时间线去写,一个是拍摄上根据不同年代的变化去造景是比较困难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最终片方决定截取两个时间面去构建这个故事,这样两个时间面的人物、时代、社会放在一起对照,尽可能通过时代变迁下的人物命运的变化还原原著中的这种平民史诗感。”
为了把角色写“活”,把故事写得真实,她跟随着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重新活了一遍。
坦然面对争议,她有自己的想法
在谈到大家对剧集大结局的一些争议时,熊语真表示:尽管现在大家看到的《借命而生》的成片跟她的原剧本有些出入,尤其后几集差别比较大,但是,现场拍摄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剧本做调整在业内也是比较普遍的。不过,剧集前面也加入了很多富有诗意的文艺表达,这点让她感到非常惊喜,整体上她还是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作品。

还有一些观众对男主角杜湘东和女主刘芬芳的感情戏提出异议,认为去掉这些戏份,也不会影响故事的大体走向,那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的镜头去展现他们的感情戏呢?对此,作为编剧的熊语真有自己的想法。
她说:在原剧本里,杜湘东和刘芬芳的感情辅线,可不是简单的“感情戏佐料”,而是巧妙地与主线案件交织,推动剧情、深化人物。比如:徐文国藏身冷冻车逃亡,刘芬芳意外发现关键线索并第一时间告知杜湘东,不仅让案件有了新突破口,更在后续两人驱车追捕的紧张过程中,通过生死与共的瞬间,让刘芬芳对杜湘东的情感从最初的欣赏,逐渐升华为信任与依赖。

这段感情线既合理地串联起关键情节,又为杜湘东的角色增添了人性温度——他不再只是执着追凶的警察,更是在情感羁绊中,逐渐学会柔软与妥协的真实个体,让整个故事更有层次和张力。
当笔者提到作为女编剧为什么会接一部悬疑剧的创作时,熊语真女士则表示:创作者没有性别之分,有的话也是因为在社会规训下,被塑造成这样的,好的创作者都是雌雄同体的,经常有人说男性适合写悬疑,女性擅长情感戏,我认为这是刻板印象。创作者不要给自己贴便签,也不要给自己设下边边框框,大胆去拥抱各种可能性,才能激发更多的创造力。

尽管,在写《借命而生》那阵儿她真的觉得太 “虐” 了!当时她还跟策划老师吐槽,说这剧简直是在借我的命,但是,咬着牙扛过来之后,发现自己真的进步了不少,创作可能就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着的过程吧。
熊语真女士用自己的实力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编剧的认识误区,一个好编剧就不应该给自己设限,《借命而生》不是创造的终点,是新的起点。以后,她会写好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故事,因为每一个编剧都会:“借命而生”。她也不例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