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通话,特朗普又致电日本,不过这一次,石破茂直接对美反将一军,要求美国撤除关税。那么,特朗普的举动有何用意?日本的态度又为何如此强硬?
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切的问题交换意见,同意保持沟通渠道畅通,这一互动也被视为中美关系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重要信号。
中美通话的背景并不复杂,虽然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没有本质性转变,但关税战已经证明中美之间保持沟通的必要性。无论怎么说,中美目前的竞争态势下,能说话总比翻脸好。毕竟,中美在全球格局中仍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哪怕摩擦不断,稳定沟通也符合双方利益。
而几乎在通话刚结束,美国这边就有了新动作。5月23日,特朗普致电日本首相石破茂,此次通话也是自今年4月美国对日本等国家实施“对等关税”以来,两国领导人的首次直接对话。
值得关注的是,据石破茂对外透露,此次是特朗普主动打来电话,这显然不是偶然,更像是特朗普对中美沟通的一种回应——他需要在亚太地区维持自己的影响力,而日本是最合适的突破口。
这次通话还有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美日正在准备第三轮部长级贸易谈判,时间就定在5月23日,地点是华盛顿。日本派出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美方则由贸易代表格里尔主持,财政部长贝森特这次不出席。
毫无疑问,此轮谈判的重点仍然是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4月初,美国对日本、韩国等国加征了高达24%的进口关税,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和最大投资者,对此反应强烈。石破茂在通话中明确表示,日本坚持要求美国取消所有新增关税措施,并提议以扩大对美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作为替代方案。
这一强硬态度,在过去可谓少见。长期以来,日本在美日关系中采取配合态度。但这一次,态度明显不同。石破茂不仅强调要重新评估关税,还希望在下月G7峰会期间,与特朗普面对面沟通。那么,石破茂为何突然硬气?分析来看,其既有国内经济压力的倒逼,也有国际形势变化的推动。
一方面,日本企业已难以承受关税带来的损失。据估算,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日本企业全年损失高达约276亿美元,这一数字还可能因部分企业未公布数据而进一步上升。汽车产业作为日本经济的支柱,占对美出口的三分之一,其下滑直接威胁到日本整体经济增长。倘若石破茂政府在谈判中妥协,恐将面临国内企业和民众的强烈反对。
另一方面,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坚定立场为日本提供了间接支持。在4月美方发起关税战后,中国并未妥协,而是对等反制、持续施压。压力之下,美方不得不转向稳定中美关系,中方则坚持原则底线。最终,特朗普政府只能无奈低头,这种“以斗争求合作”的策略让日本意识到,妥协未必能换来公平对待,唯有坚定立场才可能争取利益。
此外,石破茂政府的国内政治考量也不容忽视。自民党内部对石破茂的支持并不稳固,若在关税问题上示弱,可能加剧执政危机。因此,石破茂选择在通话中突出“投资优先”的务实策略,既回应了国内产业诉求,也试图向美国展示日本的经济价值。
总之,中美之间的沟通,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成果,但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说明中方并未陷入被动。而美国这边,虽在施压,但也愿意保持对话窗口。日本从中也看出趋势,知道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完全依赖美国施舍,而是要主动争取。
从这一点来看,此次特朗普与石破茂通话,虽然形式上是友好互动,实质上还是一次谈判前的试探。美方清楚,想让日本接受高关税并长期忍受不公平条件并不现实,石破茂则试图用“投资换关税”的方式做出让步,同时保住日本产业链不被彻底压垮。
至于未来几轮谈判如何演变,还要看美方是否愿意调整政策。如果依然坚持高税率,日本可能会进一步表达不满,甚至寻求更多经济上的自主选择。不过,日本究竟能走多远,还得看自身态度是否坚定、以及反制措施能不能真正让美国感觉到“痛”。
无论如何,中国的存在始终是影响这场博弈的关键变量——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与能力,将持续重塑大国关系的规则与边界。而在日本之外,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从中国的经历学到,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什么也无法得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