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一条关于美国贝莱德财团正在加速逃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消息广为传播,外网称“贝莱德抛楼跑路”。

贝莱德(BlackRock)财团为什么要急于抛售上海的物业?很多媒体将其解读为与近期香港旗下长和集团售卖港口受阻的事件有关。

最早的消息来自财经媒体“金融界”:贝莱德将以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位于上海普陀区的Trinity Place办公大楼。这比该公司2017年从沪港联合控股买入时的收购价低了34%。

消息中所指的“位于上海普陀区的Trinity Place办公大楼”即上海中港汇大厦,原名为港中旅大厦,于2006年8月竣工,总建筑面积为31697平方米(另有物业用房及地下人防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4668.43平方米),1-3层为商业裙楼,4-27层为办公楼。

2017年3月,贝莱德以13.7亿元的价格从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上海港中旅大厦,平米单价为4.3万元,此后更名为中港汇大厦。

贝莱德持有上海中港汇大厦8年,如果此次交易成功,将至少亏损4.7亿元人民币。

贝莱德要卖中港汇大厦消息传出前的3月26日,商务部专家白明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李家用“在商言商”做挡箭牌,恰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现,卖港口经营权当然可以,但要符合商业逻辑。

由于白明“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的身份,媒体将此解读为中国官方对李嘉诚及长和买港口行为的一种表态。

而在消息传出的当天,国家市监总局公开回应李嘉诚售卖港口事件:“将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

3月28日,当香港大公文汇记者向国家市监总局提问:“长和将与贝莱德签署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协议是否要经过中国的反垄断审查批准”时,国家市监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回复称: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当天晚上,港媒《星岛头条》即传出长和暂缓向贝莱德售卖港口的消息: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此前按照计划,长和将在4月2日前与贝莱德签订最终协议,媒体一度传出的最终签字日期为2025年的4月1日。

但这天正好是愚人节。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也同时报道了这一消息:“下周不会正式签署有关两个巴拿马港口的协议,但没有迹象表明该交易已被取消,由于交易的复杂性,重要细节尚未确定。”

自本月初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公开发布要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售卖全球43个港口的消息后,香港大公报曾连续发表三篇社评文章,苦口婆心地劝慰李家不要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要饮水思源、守住清誉、做个铮铮爱国者。

随后,港府特首李家超和前特首梁振英也分别就此一事件公开表态。李家超说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梁振英则在社交媒体发文,主题为“商人也有祖国”。(前文:《李家超回应、梁振英发声、大公报三评李嘉诚,香港李家还是不是中国人丨一次说清长和实业售卖港口事件的关键信息》)

外网将贝莱德近期加快退出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解释为“抛楼跑路”,不仅是因为他们最近抛售中港汇大厦。

今年2月13日,贝莱德旗下一只基金“决定不偿还”一笔高达7.8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将同属于上海普陀区的两栋物业——北岸长风E幢和G幢写字楼直接交给了债权人——渣打银行。

2023年,贝莱德曾试图以8.4亿元的价格售卖这两栋物业未果。

2018年,贝莱德以12亿元的价格从保德信金融的子公司手里买下了这两栋物业,建筑面积为2.78万平方米,这也是贝莱德继中港汇大厦之后在中国内地投资的第二个商业地产项目,成交单价也是4.3万元/平方米。

这笔交易完成,贝莱德将至少亏损4.2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中港汇大厦交易的预期亏损,贝莱德仅这两笔物业易手,总亏损将达到近9亿元人民币。

当时国内自媒体也大多以“弃楼跑路”、“堂堂世界级投行,华尔街扛把子居然也断供跑路”等来评价贝莱德年初抵押长风写字楼一事。

总资产达到11.6万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数据)的贝莱德为什么要急于出手上海的优质写字楼物业资源?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或许只是贝莱德对他们中国资产进行的一次合理处置,或许与李嘉诚及长和售卖港口受阻事件并无绝对关联

本月他们刚刚在香港增持了李宁(02331.HK)的股票。

金融界援引来自香港联交所的消息说,贝莱德在本月19日增持了李宁(02331.HK)918.65万股,每股作价18.9928港元,总金额约为1.74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35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5.24%。

相关的财经媒体分析说,贝莱德近几年正在不断加大对中概股等中国资产的投资力度,投资的企业涵盖了互联网、消费、新能源、金融等多个重要行业,他们正在通过多元化的资产布局,充分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商业媒体“钛媒体”本月24日的文章说,接盘李嘉诚港口的贝莱德,早已重仓中国。

据“钛媒体”统计,截至2025年2月28日,贝莱德中国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中国建设银行、小米集团、平安保险、美团、网易、福耀玻璃等。

2024年1月,贝莱德亚太区继中国区领导层经历大换血,两位女掌舵人被同时任命:陈蕙兰(Susan Chan)为亚太区负责人,范华(Hua Fan)为中国区负责人。

这两位一直被称为金融圈的“女性力量”。

陈蕙兰(Susan Chan)出生于中国香港,5 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经济学专业,曾获得2023年亚洲金融女性奖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范华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后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金融和哲学双博士学位,被称为“留学圈榜样‍”。

这样的人事安排,贝莱德至少暂时不会轻易撤离中国市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