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菲律宾正式宣布了
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
这消息一出来,旅游圈尤其是潜水爱好者群里直接炸了锅。那些心心念念着薄荷岛海豚、PG岛夜潜的人,终于不用再为纸质签证跑断腿,对着电脑填填表就能搞定手续,这便利度确实比之前高了不少。但细品政策里的条条框框,又觉得这更像份“带着镣铐的邀请函”,诚意给了一半,顾虑还留着大半。
菲律宾这波操作其实早有铺垫。2023年8月试过一次电子签,结果才三个月就紧急叫停,理由都没说清,搞得当时不少订好机票的游客措手不及。这次重启特意强调“行程不超14天”“仅限两大机场入境”,明眼人都能看出,既想拉中国游客的消费,又怕放开后不好管控,这种小心翼翼的试探藏都藏不住。
说穿了,菲律宾旅游业太需要中国游客这股“活水”了。2019年的时候,咱们一年去了170多万人次,是菲律宾第二大游客来源地,长滩岛的酒吧、宿务的潜店,到处都是说中文的身影。可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游客才刚到20万,连当年零头都不够,不少靠旅游吃饭的商家都快撑不下去了。抖音上有潜友吐槽,去年去PG岛,以前满是中国游客的潜店,现在全是韩国人,连菜单都换成了韩文。
但政策里的限制也实在让人纠结。14天的期限,想把马尼拉的历史街区、宿务的海岛风光、薄荷岛的巧克力山都逛遍根本不够,更别说去巴拉望这种需要深度体验的地方。只能从两个机场入境的规定更麻烦,比如想直接飞杜马盖地看鲸鲨,还得先绕到马尼拉转机,平白多花时间和机票钱。这哪是方便游客,更像在引导大家集中去热门城市,反而可能加剧热门地的接待压力。
菲律宾使馆说这是为了“加强民间交流”,这话没毛病,但交流得有诚意才行。中国游客早就不是十几年前“有得玩就行”的状态了,大家更在意出行的便利度和体验感。要是这次恢复后又像上次那样突然叫停,或者后续不放宽限制,恐怕很难挽回游客的信任。
毕竟,周边的泰国、马来西亚早就把电子签做得顺风顺水,没有这么多附加条件。菲律宾要是只拿出半吊子的诚意,就算打开了签证的门,游客未必愿意迈进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