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印智库提出涉华新指控有何目的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5月19日,印度新德里一家智库发布报告称,中国在近期印巴冲突中不仅向巴基斯坦提供先进战机,还通过卫星技术支持巴方重组防空系统。对此,外交部在5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对于相关报道,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这一回应,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至于实际情况,大家可以自行发挥想象力。而就在三天前,中国官方首次证实,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歼-10CE战斗机在空战中击落印度多架战机。
回顾这场冲突,5月7日凌晨,印度空军8架“阵风”战机突袭克什米尔实控线。据巴基斯坦议会现场视频显示,外长伊沙克·达尔当天即宣布,巴方使用歼-10CE在远程交战中击落3架“阵风”及苏-30等5架印军战机。这场被外媒称作“21世纪贝卡谷地空战”的较量,因中方长达12天的沉默更显扑朔迷离。直到5月17日,央视《军事报道》以“外销型战机首次实战告捷”为题,确认歼-10CE创造“5:0”的战绩。这种罕见的官方认证耐人寻味。
自2017年歼-20亮相朱日和阅兵,中国新型装备的实战能力始终是国际军界的悬疑命题。此次选择在印巴暂时停火后公布战果,中国打破沉默的背后,有着三重战略考量。首先,印度在冲突初期矢口否认战损,但随着法国情报部门证实“阵风”坠落、美国官员背书巴方的说法,事实真相已形成国际共识。此时发声既能避免“抢风头”争议,又可借第三方佐证提升可信度。
其次,更深层的考量在于地缘博弈。印度智库“联合战争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披露,中国在冲突前15天协助巴方调整卫星覆盖范围,使巴军雷达可穿透印度北部浓雾实施全天候监控。这种“星链式”支援虽遭印方指控,却恰与中巴2024年发射的多任务通信卫星形成技术闭环——该卫星具备区域增强导航功能,能为导弹提供厘米级定位修正。印方的报告也不是空穴来风。5月10日,推特流传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巴经济走廊重要节点瓜达尔港突现6座新建雷达站,其布局与中国南海岛礁防御体系高度相似。
更值得玩味的是,巴军击落印军无人机的位置,恰与2018年中巴联合反恐演习的坐标重合。这种“演习即预演”的战场复现,暴露出中巴军事协作已超越简单武器贸易,进入作战体系深度融合阶段。最后,中国选择此刻亮明态度,实则是对“印太战略”的迂回拆解。当美国试图通过武装印度制衡中国时,歼-10CE的实战表现撕碎了“西方装备神话”。
当莫迪政府叫嚣“双线作战”时,卫星支援体系的存在又形成战略威慑。这种“斗而不破”的博弈艺术,在5月12日王毅外长与印度国安顾问的通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既强调“战争不是选项”,又提醒“某些势力不要误判形势”。面对印方“卫星支援”的报告,中国外交部至今未予置评,这种沉默恰是大国定力的写照。
因此,印度应该清醒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坦然接受在军事领域对中国,乃至巴基斯坦不占优势的事实,彻底放弃扩张的念头,回到和平发展的轨道。若继续选择当鸵鸟,在打了败仗后还要搞“连续庆祝十天”这样的活动的话,那么注定将得不到任何国家的尊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