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全运会上那个单场45分17篮板的刘李吗?怎么到了世界杯就成这样了?

全运会狂砍45分,世界杯却一分难求!2米11大中锋为何判若两人?

还记得上个月全运会赛场上那个大杀四方的刘李吗?代表福建队出战河北,这个2米11的大个子打满全场,24投17中狂砍45分17篮板,其中10个是前场篮板。

同一场比赛,他和队友曾凌铉联手轰下88分,福建队119-100大胜对手。那时候的刘李,在内线简直是个巨无霸。

可转眼到了U19世界杯赛场,同样是刘李,表现却像换了个人。中国对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他打了14分钟,4投2中拿8分1篮板,场上效率值-25,全队垫底。

全运会狂砍45分,世界杯却一分难求!2米11大中锋为何判若两人?

国内赛场称霸,得分如探囊取物

刘李在国内赛场真是风光无限。全运会对河北那场,他几乎无人能挡。24次出手命中17个,罚球15中11,45分17篮板的数据耀眼夺目。球迷们看了直呼过瘾,觉得中国男篮内线后继有人了。

不只是这一场闪光。之前对辽宁的比赛,虽然福建69-96惨败,但刘李依然拿下23分11篮板。面对实力强劲的辽宁内线,他依然能保持稳定的输出。

福建队主帅显然信任他。全运会首战北京,就安排他和林葳、曾凌铉等一起首发登场。比赛中他不仅防守端守护篮板,还能单打完成“2+1”,打得相当强硬。

国内比赛中,刘李展现出了统治级的表现。2米11的身高加上122公斤的体重,让他在内线优势明显,对手很难限制他的发挥。

全运会狂砍45分,世界杯却一分难求!2米11大中锋为何判若两人?

国际赛场迷失,四场数据亮“红灯”

世界杯上,刘李四场表现一场比一场挣扎:

对加拿大:打了18分钟,4投1中拿2分4篮板,正负值-19。

对德国:拿到2分,抢到4板,但中国队两场总共输了37个篮板!他作为中锋难辞其咎。

对斯洛文尼亚:算是最“亮眼”一场,得8分但只有1篮板。场上效率值-25全队最差,防守时总在外围“梦游”,急得教练曲绍斌场边大吼“看人!”

对新西兰:灾难5分钟!3次出手全打铁,篮板助攻全挂零。他上场后中国队从6-0领先瞬间变6-20落后,直接被弃用。网友调侃:“他不上场就是对球队最大贡献”。

全运会狂砍45分,世界杯却一分难求!2米11大中锋为何判若两人?

防守漏洞百出,大个子变“软柿子”

四场比赛刘李合计仅抢9个篮板,场均2.25个。作为对比,全运会对河北单场他就抢了17板!国际赛场对手一挡拆,他就找不到北,斯洛文尼亚最高才2米02,却在他头上随便得分。

他的防守意识和位置感实在令人着急。一旦离开禁区,对手利用挡拆就能轻松突破防线。当对方后卫冲击篮筐时,作为最后一道屏障的他经常找不到北,让对手轻松得分。

进攻端同样问题重重。在低位拿球后动作缓慢,被对手包夹就手足无措。他的技术在国际高强度的对抗下显得粗糙,稳定性严重不足。

三场小组赛下来,刘李场均出战时间不多,但效率值低得可怜,两场合计正负值达到-26。这样的表现自然让球迷们难以接受。

全运会狂砍45分,世界杯却一分难求!2米11大中锋为何判若两人?

反差背后,年轻球员的成长困境

为什么反差如此巨大?其实不难理解。全运会对手大多是国内同龄球员,刘李的身高体重优势明显。但世界杯上,对手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对抗强度完全不同。

刘李出生于2007年8月,现在还不满18岁。年轻球员在国际大赛中发挥起伏是常见现象。国内比赛他能在福建队获得充足上场时间,到了国青队只能作为郇斯楠的替补,角色定位不同影响了他的发挥节奏。

他的技术特点也存在局限。国内赛场靠身体就能碾压,但国际赛场需要更全面的技术和篮球智商。特别是防守意识和位置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

有球迷指出,刘李的移动速度在内线球员中偏慢,面对灵活型对手就很吃亏。还有防守阅读和卡位意识的短板,让他在高强度对抗下无所适从。

比赛结束哨响,刘李低着头走回更衣室。国内赛场上的霸主,在国际舞台成了被针对的短板。球迷论坛炸开了锅,有人直言:“2米11的大个子,篮板抢不到,防守站不住,太软了!”

媒体人赵探长的调侃更犀利:“想保护三犯的郇斯楠,但没想到刘李的犯规爆发力更强。” 而一些老球迷则看得更远——17岁的刘李还有时间成长。

全运会狂砍45分,世界杯却一分难求!2米11大中锋为何判若两人?

四场球9个篮板,还比不上全运会半场数据!是刘李退步了,还是国际比赛太难打?老球迷们来说句公道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