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黄牛”李久,他就相当自信,“我在SKP混了5年,哪个柜姐不认识我的脸?”
对于顶级奢场的规则,他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多黄牛,为什么人家柜姐、柜哥首先想到找你呢?这涉及到身为黄牛的资金储备。这里是SKP,一个订单达到六位数是常有的事。如果人家找你垫付,结果发现你没实力,没那么多钱,你多丢人啊。”
文 | 宋春光
编辑 | 西打
运营 | 芋头
今年,店庆进行到第8天时,北京SKP宣布“应广大客户要求”,将活动延长一天。理由是北京那两天刮大风,影响了不少人出行。
李久(化名)比大多数人更先得知这个消息。他在SKP做代购,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黄牛”。消息公布前一天,他在商场外吸烟处休息,无意中听到两位柜姐说,店庆要延长。但她们觉得,就算时间变长,自己这个月的业绩也很难完成。
▲ 北京SKP宣布增加一天品牌日,以弥补大风天影响。图 / 北京SKP公众号截图
肉眼可见,这次店庆来北京SKP疯狂“剁手”的有钱人,变少了。几年前顶门狂奔,排队买包、试鞋、抢衣服的热闹场面没再出现。今年春天,这座顶级奢场的热闹,需要借助外力烘托一番——明星站台,歌手演唱,来了很多粉丝,却少了真正的“老钱”笃定进场、潇洒买单的身影。
与此同时,北京SKP确定出售,博裕五期美元基金通过关联方,拟收购北京SKP42%-45%的股权。而过去一年,按销售额算,“全球店王”的位置已经被南京德基广场取代。
李久不关心北京SKP之后到底属于谁,他只担心,自己的生意会受到影响。眼下,商场里巡逻的保安,对他和他的同行盯得越来越紧,动不动就有人被带进“小黑屋”。
4月一个工作日,我们在北京SKP四层的咖啡馆见面,“偷感”很重。每隔十几分钟,就有身穿黑西装、戴红袖套的保安列队经过。李久混迹这里5年,早已成了熟脸,他不时背过身去,躲避保安的目光。据他推测,商场或许要控制同一时空内出现的黄牛数量,从而改善其他顾客的消费体验。
今年36岁的李久,初中毕业后就从华北一个县城来到北京打拼,起点在火车站,把一张张北京地图卖给外地游客。在亲戚的带领下,他开始在商场做黄牛,用购物卡赚几十元的差价。后来到了SKP才发现,有钱人买一个包就能花几万元,和喝水、吃饭一样自然。
李久感受过这座商场最红火的日子。2020年左右,一到店庆,珠宝区就人头攒动,只要站到店门口就有单子接。宝格丽很火,有一天,他一连转卖了七八个蛇头手镯。最多的一次,他一下子刷卡“花”了50多万元,为一个客户垫资。
▲ 曾经,宝格丽门口大排长龙。图 / 视觉中国
他也见证了人潮方向的变化。2023年,珠宝区降温,李久不得不将业务版图拓展到羽绒服区和化妆品区。到了2024年,SKP最火的不再是国外品牌,有钱人开始排队抢购老铺黄金。
如今,李久和几个同行在燕郊租房子住,一个月1500元,每天挤进一部车通勤“上下班”,周末顶门来,工作日中午来。这五年,他像候鸟一样往返华北老家和北京,来的次数多、每次待得也挺久,但绝大多数时候,他的足迹都在SKP盘旋,往北没踏出华茂中街,往西没过西大望路。
逛SKP是李久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长时间的游走、观察,等待一次开口、成交的机会。他习惯穿舒适的休闲鞋,毕竟要在商场上上下下、走一天的路。对他来说,眼前商场的繁华很近。他在SKP给家人买过兰蔻、雅诗兰黛的护肤品,也给自己买过一条CK的牛仔裤。但更贵的东西就和他无关了。
李久日常吃饭都在商场B1的档口食堂解决,方便、快速、相对便宜,但他觉得几十元一份的饭也不好吃。偶尔,他也会和同行一起乘电梯前往SKP五层、六层,在人均消费几大百元的高档餐厅聚餐,但那一定是为了消耗大家手里多出来的代金券。
这几年,李久攒下40多万元,回老家购置了新房和新车。但近一两年,北京SKP出现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生面孔,加入了本已拥挤的黄牛大军。李久能感受到僧多粥少,更难挣钱了,他已然萌生了退意。
以下根据李久的讲述整理,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有删改。
眼下的SKP,粉丝和黄牛都比顾客多
这次店庆,我见过SKP人最多的时候是4月20日,迪丽热巴去Dior参加活动。
那天,我和几个同行在上午开门时抵达商场,发现排队的人比前一天多了不少。这么热闹,我还想应该能多做几单生意吧,结果,同行交流群里有人说,下午有明星来,所以粉丝顶门挤进SKP。
人太多了,一进门,我就被拿着各种手机、相机的粉丝包围了。Dior的展台布置在商场一层中庭,在化妆品区和珠宝区中间。我这回店庆,主要盯的是化妆品区的单子,抬头一看,不止一层,中庭上面二层、三层都站满了人。
▲ 当天的Dior活动开设在商场一层中庭。图 / 北京SKP官方微博
最近两年,不少明星到SKP为品牌站台,来的粉丝比顾客多多了。人多了,就很嘈杂,中午刚过就已经里三层、外三层了。我没往前挤,找了个地方休息。人这么多,对我们的生意也没啥帮助,那些粉丝的目光都落在自家明星身上,不带瞧别家奢侈品包包和珠宝的。别的很多门店,从下午2点开始就没人逛了。
除此之外就没啥值得说的了。我感觉,今年店庆比春节叠加情人节那波活动还要冷清些,那会儿至少还有老铺黄金掀起的排队潮。这个4月,我们几乎每天都来,但你会发现,如果是周一到周四,在商场里逛荡的大多数都是黄牛,所有人都找不到顾客。
以前,最起码LV、香奈儿门外会有人排队的,这次,买这些包包的人也变少了。曾经火热的珠宝区,比如宝格丽、卡地亚、梵克雅宝,看的人也不多,我手机里的老主顾倒是有问特定款式的,但没有她要的颜色。搁以前,很喜欢的话,她一定会买个同款不同色,这次人家直接说“那我等等吧”。
排队的只有老铺黄金。即便工作日,一层和B1层都能看到两三个人等在那里。原本,老铺黄金不属于我的服务范围,因为他们参与返券和积分的额度经常变化,像这次店庆,干脆不参加10倍积分了。我们做整座商场的积分和返券抽成,积分越多越划算,比如返10倍积分的化妆品和奢侈品衣服,顾客从我这儿买1万元的东西,我大约能抽1到2个点,挣一两百元。
排老铺还很累,一站好几个小时。虽然找我买的人多,但这活儿既拼体力还拼运气。之前情人节的活动最后几天,我基本中午才过来,能少站一会儿是一会儿。
▲ 适逢活动期,商场内黄金饰品柜台总是生意火热。图 / 每日人物摄
如今,驻扎在SKP的同行越来越多,我知道的至少有四五拨不同的团队,总共得有一百来号人。我主要通过收商场代金券和积分赚差价,还有人通过社交平台吸引客户,抢到货后再加价转卖。有些资金充裕的黄牛,排进去后有啥买啥,买完出来转手就加价卖给不想排队的顾客,赚大发了。
即便都被叫做“黄牛”,不同团队之间的工作方式和赚钱模式都不一样。
互联网的好处是,你的客户来自天南海北,并且不断有人涌进来,不愁没单。而我比较传统,更习惯在商场里找到那些正准备付账,并且需要立刻折现的客户。
换句话说,这几年我做的客户,都是见过面的。我总觉得,和一个人真正见过面、说过话,才能增加彼此的信任感,生意才能有来有往地做起来。但看他们(通过互联网)做得越来越火热,我也在想,这种线下的方式是不是已经落伍了。
▲ 李久在春节活动期间曾尝试线上获客,但收效甚微。图 / 讲述者提供
逼急了,黄牛也开始卷低价
这次店庆,我没再排老铺黄金,还是回去做了返券额度更高的品牌,包括珠宝和衣服。可是你看,咱们今天见面是周四,来商场消费的顾客不多,我仅仅在化妆品区做了两三万元的单子。你来之前,我还去五楼的母婴区逛了一圈,一点收获都没有。
在线下做黄牛,我经常得在商场蹲上一整天,哪里人多去哪里,等待、观察,然后抓住时机上前询问。基本上你看周围那些背着斜挎包,在化妆品、珠宝门店外驻足、张望的,基本都是我的同行。
好几次,我逛了半小时,都只能看到他们,和我一样无所事事。他们当中,有的是从几年前就在SKP的,也有这两年新过来的,我们彼此不认识,但在同一个商场待久了,都能混个脸熟,迎面撞上就点个头,算是打个招呼。
总的来说,现在SKP的行情,和我几年前一天做几十万元流水的火热日子没法比了。
那时候的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花钱,一下子刷出去几十万元买包、买珠宝,连表情都不变。疫情期间,大家都无法出国购物,不论是真的有钱人还是中产,都涌入SKP花钱买开心,所以我们根本不愁没单子。
有一年,卡地亚很火,我就站在门店外面,都不需要换地方,因为进去消费的人一天下来就没断过。只要店里有顾客,我就不走,忙起来几个小时都没办法坐下休息会儿。虽然辛苦,但真挣到了钱,一天做50万元的单子,我就能从中抽成5000元。
我不懂奢侈品,但知道LV的包一直很能打,卖得好的珠宝品牌是卡地亚和梵克雅宝。一度,女士给男士买腰带,都会直奔4层的意大利奢牌菲拉格慕,也有顾客告诉我,有个名叫RV(Roger Vivier)的女鞋品牌穿起来很舒服。
▲ Roger Vivier的经典Belle Vivier扣饰系列。图 / Roger Vivier官方微博
我刚来SKP做黄牛时,整座商场的同行一只手能数过来。那是2020年,我认识了一个同乡,他说在北京SKP做代购很赚钱,我就拿出一部分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和几个兄弟一起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商场的名字。
那时候,一层的珠宝首饰卖得最好,顾客经常拿着网络图片来找柜哥柜姐,目的非常明确。总共十几个大品牌,大家就各自找一个蹲守,没什么竞争关系。像卖得好的卡地亚、梵克雅宝、蒂芙尼这些柜台,一个人都盯不过来,自然也不会介意别人抢单。
珠宝一直是最好做的生意之一,主要是客单价高,一条项链、一枚戒指都上万元,假设一个顾客消费2万元,你一天做10单,就能净赚2000元。何况在SKP,高消费的大有人在。我有一个哥们儿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挣了5万元。他很幸运,遇到一个买了上百万元腕表的大哥,直接给他的收入翻了10倍。
但我能感觉到,大概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在SKP的同行越来越卷了。那年下半年店庆,我们从老家赶过来,发现黄牛数量又多了,大家都争着抢着给低价,我们拿的抽成就越来越少。以前是谁都能有口饭吃,现在是宁可自己少吃点,也不让对方吃上饭。
对我们打击最直接的,肯定是做线上的那拨人。这就像一条河,我们本来在河流中下游沿岸捕鱼,结果人家直接从上游就拦截了,客人来SKP之前就已经和代购达成了共识,我还问什么呢?
我不喜欢冲突,有单子我就做,没单子我就等,为了这份工作犯不上又争又抢,火气没那么大的。今年3月,有两个小兄弟在商场门口动了手,我们同行群里有人发了视频,听他们说,这俩人还是同一个团队的,都是刚来SKP做活儿的小孩。
太年轻了就容易着急,他们走路也急匆匆的,没有耐心等时机。你问我为什么不找个师傅带着入行?我们不讲究这些,都是自己摸索着过来的。
一个订单高达六位数,没钱垫付很丢人
我在SKP混了5年,夸张点说,哪个柜姐不认识我的脸?最起码,很多都是面熟的。
看上去,我的工作很简单,只需要蹲守在一家门店外,在顾客选好货品准备结账时问一句:“请问您需要积分吗?不需要的话,我可以帮您打折。”
虽然只是一句话的事,但开口的时机非常重要。你不能太早去问,会打扰人家购物的节奏;也不能太晚,柜姐可能都帮忙开好票要付钱了。更不能太频繁地追着人家说“有折扣”,很容易惹顾客不高兴,你这单就吹了。
时机掌握得好不好,还直接决定了我们和柜姐的关系。如果顾客还在纠结是否要买,柜姐还在介绍时,你黄牛上前打乱节奏,顾客很可能扭头就走,不看了也不买了。这样的次数多了,柜姐柜哥也不会允许你在店门口继续待着了。
有几个专柜的员工和我更熟一些,如果有顾客在结账时,提到不需要积分和礼金券,想直接打折,他们就会联系我帮忙付款,顾客按折后价转钱给我。这样一来,顾客得到了折扣,柜姐卖了货,我们也挣了点差价,大家都很满意。
还有一种情况是,顾客在非活动周期光顾,比较坚持不打折不买,这样工作人员也会联系我们,按照原价垫付货款,顾客有了折扣,等他们在活动周期把订单入库,这样我们就能收到商场返的积分和礼金券,生意就流动起来了。
那么多黄牛,为什么人家柜姐、柜哥首先想到找你呢?这涉及到身为黄牛的资金储备。我刚来的时候卡上就4000元钱,我们老板有钱,就打几万元到我们卡里。你问我现在我卡上有多少钱?你猜。
要知道,这里是SKP,一个订单达到六位数是常有的事。如果人家找你垫付,结果发现你没实力,没那么多钱,你多丢人啊是不是。
▲ “你有了身价,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图 / 《蛮好的人生》
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就只是站在店门外观察和等待。看得多了,不仅能掌握时机,还能一眼分辨出顾客中谁是要真正买东西的,谁又只是来闲逛的。
据我观察,消费意愿强的顾客大多数目标明确,直奔某个品牌,拿着手机给柜姐、柜哥看某些特定货品。或者一开始漫无目的,但很喜欢某件首饰或者衣服,他们反而会表现得有些挑剔,追问一些商品的细节,比如设计风格、用料、产地等等。
你看对面,朝我们走来的那两个人,他们大概率是闲逛。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拎着购物袋,穿过两边店铺货架时也不给一个眼神,只是悠闲地边走边逛聊着天,这种我就不会上前去问了。
除了分辨顾客,什么品牌更好卖,也得提前有思路。2023年之后,买珠宝的顾客逐渐少了,我们就得蹲守新的品牌。
在SKP,店铺面积是判断品牌是否卖得动的第一个参考标准。你会发现在这里,牌子越大,给的店铺面积往往越大,精致的装修还会显得商场有格调。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老铺黄金,占地面积就那么小一点,还是卖得很火。这时候,另一个就是看店里的员工数量,柜哥柜姐多的牌子,一定买的人更多。
在我的理解里,SKP是一个爆款品牌制造机,能入驻进来的品牌,就和“高端”联系起来了。
2021年,运动品牌始祖鸟、迪桑特先后入驻北京SKP,不论是线下买的,还是线上联系我帮忙下单的老顾客,一下子都多了起来。老铺黄金的崛起也是一个参考,能进到SKP的品牌,总归是和其他品牌不一样的。
▲ 北京SKP中的始祖鸟门店。图 / 北京SKP官方微博
SKP还会给不同品牌开放快闪店,我也跟着认识了许多从来没听过的品牌。
比如今年1月,国产美妆品牌毛戈平在SKP开了快闪店,到了3月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撤走了。这个品牌买的人不少,但单价相比这里其他化妆品品牌,并不算贵。我不知道这个品牌日后能否入驻SKP,在我的观察里,商场给新品牌开放临时铺面,目的是测试这个品牌能给商场带来多少效益,挣得多的有可能留下,否则,随时走人。
这也是我们选择在SKP做生意的原因之一——能入驻这间商场的,已经是被筛选过的品牌了。
在SKP,最不能以貌取人
我能在SKP坚守5年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从不缺有钱人。他们都说,月薪10万的人才会来逛SKP,十几万元的包,几十万元的珠宝,几百万元的手表,在这里一度都不愁卖。
尤其是2020年到2022年,是有钱人出没的高峰期。最夸张的一次,我见过拉着行李箱来SKP购物的人,买的是一块价值1500万元的手表,用现金结算的,行李箱里装的就是钞票。我们谁都不知道他的身份,也不知道为什么拉着一箱子现金来买表。就这样,SKP留下了许多关于财富的传说。
在这里,我从不根据顾客的穿着判断对方有没有实力消费,这根本没用。那几年,不少穿着拖鞋和睡衣逛商场的人,分分钟花出去几十万元。渐渐地,我大概知道,越是有钱的人,花钱的时候越放松,他们不仅穿着随意,幸运的话,还能遇到不在乎折扣的人。
有一年店庆,我在化妆品区揽客,看到一位女士正在挑选香水,品牌是意大利的帕尔玛之水,我觉得那些瓶子像一个个萝卜头。她像点菜一样,用手指点了许多款,身后还跟着三个助理,于是我就上前问她,需不需要折扣。
对方很有礼貌,和我说这一堆不需要折扣,让我把她选好的东西直接结账,她把钱转过来,还有几个她要积分。结完账之后,我帮忙把她买的东西拎到停车场,人家随口就和助理说,给我拿个红包作为感谢。不是手机转账的红包,人家是在车里放了包好的红包,给了我一个。他们走了之后,我打开一看,里面有100元,就这么豪爽。
▲ 帕尔玛之水最具标志性的包装。图 / 帕尔玛之水官方微博
所以我经常说,干我们这行,运气占比90%,有时候你多问一句,钱就挣到了,就一句话的事儿。不过最近两年,我感觉有钱人也不怎么来SKP花钱了,在这里一掷千金的故事已经很少见了。
今年以来,我接过最大的单子是在3月份,我的一位老主顾买完化妆品后,想买一个参加活动的大牌包包。她不想要有LOGO的,所以我就给她推荐了德尔沃,一个比较低调、但专门做皮具的品牌,她在那里选购了一只38万元的包包——放在两三年前,这个金额是不值得拿出来讲的。
为了开辟新的挣钱路子,去年夏天,武汉SKP开业的时候,我和几个同行也飞到武汉体验了几天,主要是看那里的购买力怎么样,毕竟SKP的积分可以通用。
很幸运,我们正好赶上了LV被迫跟随商场活动打折,那两天简直是人山人海,我们都不需要主动找顾客问话,就站在商场付款台旁边,顾客排着队来问你能给到多少折扣。交谈中,我发现他们的口音差别很大,很多人也是从外地赶到武汉,薅一波LV的羊毛。
▲ 武汉SKP开业,不少人赶来参与LV的活动。图 / 视觉中国
后来没过多久,品牌方叫停了这场活动,人群也逐渐散去。我不习惯南方的湿热,同时也发觉没了这个噱头后,顾客没那么多了,所以决定还是专注在北京SKP,就回来了。
着急的不只是我们,商场更着急。在我印象里,几年前的SKP只有4月、11月两场店庆活动和情人节活动,但是这两年,商场的活动越发频繁,春节的,妇女节的,有的品牌甚至都不愿意参加了,折扣力度大幅下降。比如早两年,卡地亚还能做到满1000返100,外加10倍积分,最近已经消失在活动名单上了。
我们从去年开始,也开始跳出SKP,转向王府中环——北京的另一座高奢商场。从我们住的地方开车到王府井也不远,那里的五一活动正好能衔接上SKP的4月店庆,能多挣点儿是点儿。
一个SKP黄牛的自我修养
话说回头,SKP再繁华,奢侈品再高贵,都和我没什么关系。
我没买过宝格丽或卡地亚,也没买过任何奢侈品包包。在SKP做黄牛这么多年,我只给家人买过一些雅诗兰黛、兰蔻的护肤品,偶尔也会给自己买点衣服,最贵的是一条CK牛仔裤。这些严格意义上讲都算不上奢侈品,重要的是我能负担得起。我没有向往过那些标价上万元的大牌衣物,它们离我很遥远,也谈不上好看。
在这间商场吃东西也贵,我们平时去B1层的食堂档口吃饭,一餐几十块钱,说实在的真不好吃。偶尔我也会和几个兄弟到五层、六层的饭店聚餐,SKP会在活动期间给会员发餐饮礼金券,叠加上我们手上商场返的礼金,不用就过期了。
前几天,我们本来想去湘典吃饭,那家店一盘小炒黄牛肉都要128元,算一算,几个人吃一顿得2000多元,我们的代金券不够,就去了稍微便宜些的刘家宴,最后花了1000多元。
▲ 为了躲避安保巡查,黄牛们会随机应变藏入SKP的餐饮咖啡店。图 / 视觉中国
我没什么文化,平时就喜欢和大家聊天。我们老家离北京只有100多公里,许多同乡都选择来北京讨生活。读完初中后,我也跟着家里的亲戚来北京卖地图,那时候还没举办北京奥运会,没有方便的移动网络,外地游客到北京玩,肯定都需要一份地图。
没过几年,我又跟着亲戚到了赛特购物中心,第一回接触到了黄牛生意。那时候,各大商场的返券机制不同,但有一个共通之处,可以用购物卡。所以你能看到的,许多我们的同行会背着个小小的斜挎包,里面一般就是放很多购物卡和票据,方便工作。
我记得,当时在赛特,一单成交三四千块钱已经算很高了,我们跟着赚个几十块。直到2019年,赛特购物中心闭店,我就回了老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2020年,我们几个人又到了北京SKP做代购。一开始,我想得很简单,好歹也做过几年商场黄牛,还能不会做SKP的生意吗?事实证明很不一样。光是理解这座商场的开票模式和礼金兑换机制,就花了我好几天时间。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开的第一单,已经是到了SKP好几天之后的事情了。
SKP虽然地方不大,但店铺密集,路和迷宫一样。刚来那会儿,我们主要在一层的珠宝首饰区晃荡,有一次,我去B1用洗手间,绕了老半天都上不去1楼。
更要命的问题是,我不懂奢侈品,光记住这些外国品牌的名字都费了很多功夫。我只能一家一家地记,比如今天在卡地亚外面,我先记住发音,再记住这个牌子的LOGO长什么样子,下一步就认真听柜姐怎么跟顾客介绍产品,尤其是这个牌子的爆款是什么。慢慢地,我就分清楚了大部分一层的珠宝品牌。
在SKP做黄牛,你多少要懂点这些奢侈品牌的背景,这样你才能和顾客还有柜姐拥有共同语言。比起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黄牛,一个可以和顾客聊一聊品牌和爆款的黄牛显然更有优势。这和之前在赛特一点都不一样,在那里,我只管收钱、付钱,但在SKP,你也得把自己的调性拔高一点,要讲究、体面,为客户提供你自己的见解。
虽然我自己不买,但到了后来,哪家的什么包、什么衣服火了,我第一时间都能知道。哪怕有些品牌的审美我是真的不理解。
有一年,Miu Miu开始有很多顾客来问,其中一款外面镶嵌着钻石的裤衩很受关注。还有最近,巴黎世家推出的“一分裤”,竟然能卖到3万块,都没多少布料,我不知道这裤子到底贵在哪儿。
你也能感受到,我们如今在SKP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同行卷就算了,商场也开始治理黄牛了。
今年3月底,我们发现商场里巡查的保安队伍多了起来,看到在门店外蹲守的黄牛,就围上去,带到保安室待两三个小时。我也被带去过几次。其实看到他们围过来,迅速跑走就好,走出商场抽根烟,或者换个楼层,都行。但我觉得,我们一没偷、二没抢,跑啥呀?有一回,我问了一个保安,他说现在一天光是绕商场就能走出4万多步,我们一天下来也就2万多步。
最近的消息是,SKP要被华联卖掉了,感觉又要带来很多不确定的东西。毕竟,一旦管理商场的团队换了人,那就很有可能影响到此前的积分、礼金券兑换规则,我们的抽成模式说不定也无法继续搞下去了。
不过,现在担心啥都是瞎想,说不准的事情太多。我赶上过SKP花期最好的时候,已经足够幸运了。
▲ 再光鲜亮丽的生活,李久终究觉得与自己无关。图 / 视觉中国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