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所谓语境,就是指言语所处的环境。它最早是由波兰人类学家马琳诺夫斯基提出,他认为语境包含语言性语境,即言词的上下文,也包含非语言性语境,即语言所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交际者的身份、地位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现代汉语语境研究》”一书中曾指出,分析研究任何语言现象都必须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若离开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做静态地分析,往往很难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真正的结构价值和意义,要学会更多地从社会文化的多角度、多层面地考察研究语言及其运用。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影视艺术,与现实语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一方面带着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又以艺术的形式与主流价值相对话。

电影作品从创作内容到拍摄手法都印满了时代的烙印,其最终呈现出的形态也是与创作者本身的关注点和情感倾向紧密相联。叙事学者们认为,脱离语境的叙事文本研究是孤立的因此,对于电影的叙事学研究,不可孤立看待,考虑语境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新生代电影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新生代青年导演成长于中国迅速崛起的新时代,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全面步入21 世纪以后。这个阶段,我国的社会大环境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从经济上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效显著,各大产业齐头并进,中国由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富裕程度显著提升。国家经济的腾飞对电影产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带来了日益增长的精袖消费需求。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文化娱乐消费,这便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催生了电影行业的繁荣。其次,影院数量急剧攀升,逐步覆盖中小城镇。院线放映厅以及放映场次增加,为观影提供了便利。

同时,观影效果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显著提升,3D 电影、IMAX、巨募影厅、杜比音效影厅等应有尽有。这些技术带来的现场体验以及真实感是电视和移动视频端所无法媲美的。这些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为电影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市场的重要性,让市场需求成为了电影行业的风向标。

从政治上看,各方面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保证了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长期稳定的局势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进入 21 世纪,党中央围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国政策,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稳定的国内环境,逐步提升的国际话语权,方面活跃了思想,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让文艺工作者更加敢于去表达另一方面也促使了电影制作的跨文化交流,使影片创作本身更重视全球视角。同时,还为开展国际间合作开辟了道路。

从文化上看,我国始终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这便为我们当前的文化发展营造出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这种极具包容性的环境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促进了作品的多元化以及市场的繁荣。新时期,党和政府还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国,提倡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等。

这些方针、政策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方向上的指导。同时,国家重视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积极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举措有助于创作思想的充分进发,也为电影选题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视角。

从网络发展上看,当今是互联网领航的新时代。基恩曾在《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一书中指出,web2.0 会对包括电影在内的传统行业造成沉重打击。愿意付费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网络将会削弱了电影院的生命力。

然而,近十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实况反驳了这一观点。就目前来说,网络对电影业的影响还是利大于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思维融入电影业的营销当中。用户需求即生产需要,架起了电影制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二是互联网带来了传播方式的转变,衍生出了依附于网络而生存的“网生代”。意愿的直接表达让“网生代”观众成为电影市场的支配者,有助于电影生产把握市场方向,拓宽受众群体。改编电影如《小时代》、《滚蛋吧!肿瘤君》等的火爆证实了这一优势。

三是 020 在线销售的方式介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消费理念如团购等降低了票价,让观影成为了一种平民化消费。在线购买,选座及退换票的便利让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观影消费。

如果说第六代导演群体处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变化以及各种矛盾的凸显让他们更加倾向于个体内心的表达。那么,新生代导演面对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文化氛围活跃开放,网络影响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则不得不重新思考电影如何才能成功的实现其文化价值。

这便使拍最酷的商业大片成了这一时代电影制作的主流",电影作品也呈现出内容形式多样,与观众阶段关注点高度重合的特点。有人认为这种发展缺少艺术味道和文化承担,但现实证明只有将自身想法与市场需求充分融合,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同,才能更为广泛的传播,才能走向世界,才能将文化更好的传承。

叙事语境产生的现实背景

电影《战狼 2》作为新生代商业大片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属于“硬汉”的完美胜利,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部影片的火爆不能简单的称之为“硬汉的胜利”,它得到广泛认可最重要的原因是视野上的开阔,是在全球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

“这里所说的中国故事并非指影片的中国制造,而是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主体有着现实原型,那就是 2015 年的也门撤侨行动。

2015年3 月26 日,国际联军为打击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发动了空袭行动,让当地形势骤然紧张。为保护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命令正在亚丁湾执行任务的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立即前往也门执行撤侨任务。

由于形势变化急剧,海军只能通过掌握的也门情报和交火规律,把握住仅有的几小时时间进行撤侨。为确保国人安全,临沂舰进入一级战斗部署,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和荷枪实弹的海军战士在码头拉起安全警戒,直升机进入战斗值班状态。为了防止武装分子使用近距离武器进行袭击,临沂舰随时准备火力全开。

与此同时,由于也门国内的一片混乱,撤侨的全部行动要由我国海军独自完成。在这样紧张危险的环境中,中国不仅先后分 4 批,成功撤出了 613 名本国公民,而且还协助来自 15 个国家的共 279 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

战火纷飞中打通关卡,短时间内完成撤离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国家行动”反观其他国家的表现,美国在 4 月 6 日承认,无法帮助在也门的公民离境(对美国政府的讽刺在影片对白中有所体现)。

美国在印度洋有军事基地,在中东也有大量驻军,正在空袭也门的国家大多数更是美国的盟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强大的美国仍旧无法保护其公民的安全,帮助撤离。

中国的这次撤侨壮举不仅让国人感受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协助撤离外国公民更是向世界展示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战狼 2》选择撤侨行动作为故事大背景,具有视野上的开阔性,符合新时期中国人的情感认同。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近年来中国迅速崛起给国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

影片紧密联系实际,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大规模的情感认同让观影成为了一种爱国情怀的表达,这种心理产生的影响通过网络传播不断扩大,为电影票房及口碑持续攀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