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太原师范学院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的截图,在网上引起热议。据澎湃新闻报道,上述办法规定,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该校的最低服务期为8年,同时要求“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五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已达副教授任职条件因指标原因未晋升除外),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不少网友表示,这不就是高校“非升即走”政策的变体——“非升即转”吗?

所谓“非升即走”,是指教师若在聘期内未完成规定指标,实现晋升目标,就要另谋高就。根据太原师范学院的这项规定,引进人才的最低服务期为8年,若5年内未晋升副教授,就要至少在后勤保障岗位“服务”3年。这样的“非升即转”,很容易造成人才错配。

对引进人才来说,在职业生涯的宝贵上升期,如果被要求用至少3年的时间投入与学术志向不相关的工作,对自身信心和职业轨迹的影响可想而知。后勤、保卫等岗位不是不能引进高学历人才,将编程、管理学等专业特长用于校园户政服务、道路交通规划、安全系统维护等工作,都不算人才的浪费。只是,学校将其定义中的学术晋升“失败者”打发到后勤、保卫等岗位,既没有体现对人才意愿和能力的尊重,也是对后勤保障工作的不重视、不负责,显然是一种“双输”的安排。不少人因而发出灵魂拷问:让引进人才在讲师的岗位上好好上课、搞科研,是不是比让他们到后勤岗位“再就业”更能发挥价值呢?

对学术人才设置一定的淘汰机制,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如果学术KPI越来越注重量化指标,对人才的晋升要求越来越严苛,极易造成功利化、唯论文等负面倾向。比如,因为评价周期较短,青年学者忙于在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数量等指标后一个个“打钩”,便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思维——哪些方向研究难度小,出成果快,就赶场式“奔赴”;至于那些周期长、攻克难度大的领域,就少有人问津了。此外,相比于科研指标上的“硬杠杠”,教学“软实力”表现对评职称的影响有限,也可能造成专注课堂教学的老师在晋升时很“吃亏”,形成事实上的“重科研、轻教学”导向。

对高校而言,用实打实的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只是第一步,用心呵护人才发展,为他们提供宽阔、友好的发展环境,才能让人才进一步成长。很多“青椒”晋升失败,并不是因为不够努力或能力不足,而是有一些现实的困境和苦衷,比如晋升比例过低、科研项目按“帽子”分配、评价周期过短,等等。因此,在制定人才管理办法时,不妨耐心听听人才的真实想法,着力解决他们在科研、教学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目前,针对传统“非升即走”考核方式的弊端,不少高校已经推出了完善性政策。例如,加强对教学表现的重视程度,注重学生对课程老师的评估;推出“学术代表作”制度,不再一味追求论文著作的数量等。对于类似行之有效的政策,不妨积极借鉴。

“青椒”成长成才并不容易,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寒窗苦读多年,入职时被当作“引进人才”善待,却因5年未晋升副教授,被迫调配到后勤部门,其中变化怎能不让人寒心?高校不该成为过度内卷的竞技场,比起实施过度严苛、不合理的人才淘汰机制,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助力“青椒”发展,才是更好的人才管理模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