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冬凌草(左)和冬季的冬凌草上“生出”的冰凌花(右)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郭丁然/文 宋若旻/图

谈及济源,王屋山与愚公移山的传说或许会率先出现在脑海,但在这片土地上,还蕴藏着一个中医药产业的新传奇——冬凌草。

当地一家企业数十年如一日,深耕冬凌草与“四大怀药”的研发生产,成功突破了产业增长瓶颈,实现了近10年营收超20%的年均增长率。2019年至今,企业每年营收增长率都超过了30%,每年为全体员工加薪10%,书写了中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鲜活篇章。

“王屋仙草”开辟绿色健康产业

隐匿于“天然药库”王屋山的冬凌草,以其神秘的冰凌奇观和独特的药用价值,常被人们称为“王屋仙草”。

在冬季的早晨,当气温降至0°C以下时,它的茎上凝结成蝉翼或蝶翅般的冰凌,卷曲成各种图案,就像一朵朵冰凌花,冬凌草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济世药业携手多家顶级科研机构,深度解锁冬凌草的秘密,成功提取出迷迭香酸、冬凌草甲素和乙素等有效成分,证实其在抗菌、消炎及抗肿瘤方面的显著效果。

“道地药材”,在中医药术语中,指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具有独特性的药材。济源产冬凌草甲素含量高出同类50%,成就了“道地药材”的美誉。

2000年,济世药业与河南中医学院合作,完成了冬凌草从野生到科学种植的转变,制定了行业标准,为产业化奠定基石。

他们还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院士工作站,并与多所高校共建工程技术中心,聚焦冬凌草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在新药创新领域,济世药业研发了复方冬凌草含片、苓桂咳喘宁等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药,并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药典标准。

传承产业,为老品牌注入新血液

济世药业董事长张康是企业的第二代接班人。2019年掌舵济世药业后,他一方面重塑企业人才结构,大胆起用年轻人,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品牌塑造和营销创新。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要相信年轻人,放权给年轻人。现在的职场80后都算‘老人’了。”张康说,从生产负责人到销售负责人,他高薪招引优秀人才。

“如今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河南其实不缺好的产品,但很多企业都缺乏品牌塑造和推广的思路。”张康认为。

为此,济世药业近几年在央视和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大量宣传。同时,济世药业聚焦冬凌草含片这个核心产品进行宣传,塑造王屋山冬凌草的品牌形象。

研发方面,济世药业每年研发经费投入都超过1000万元。2022年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1.2万平方米怀药研发中心于2023年投入使用。2024年济世药业还揭牌建立了中原学者工作站,开启了冬凌草高端创新药品研发的新起点。

“长期主义是我们的理念,推动冬凌草与怀药的深度开发应用是我们的使命。”张康说。

营收连年增长,薪酬连年增加

“从近10年来看,济世药业年营收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高于医药领域的平均增速。从2019年以来,每年营收都保持在超30%的增速。”张康说。

业绩向好也给员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据了解,济世药业从2019年起全体员工薪酬每年固定增长10%,该公司还定下了2026年要实现产值突破10亿元的“小目标”。

除了通过提高薪酬让员工增加获得感,济世药业还在内部推崇快乐文化。“我们就是要打破权威,提倡包容的氛围。”张康说。

在最近的企业内部年会上,张康还带领公司高管表演节目,跳起了“科目三”。

张康在微信朋友圈说:“年会不仅是欢聚一堂,更是发泄自嘲的时刻。”

企业带动产业,形成全新发展格局

目前,济世药业已经拥有超过3万亩冬凌草种植基地。其中约3000亩是自有土地,其余均是与药农合作签约的种植基地。

“每亩冬凌草每年可产出500~800公斤药材,目前的回收价是每公斤6~7元。”张康介绍,相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农民增收明显。

以济世药业为代表的企业,带动济源冬凌草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从品种选育、野生资源驯化、种子采集到规模种植、科学生产销售、规范储存、新产品研发与创新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2024年3月,济源印发了推进冬凌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措施明确,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到2030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

以济世药业为代表的企业探索者,正带动济源冬凌草等中医药产业形成全新发展格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