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出海北美,正迎来“洗牌”阶段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记者丁雅栀马梦阳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任重】编者的话:“中国60秒微短剧在收获成功后进军美国。”美国彭博社近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美国创立制作基地,希望复制中国微短剧的制作模式。根据短剧专研机构数据,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已

《刁蛮公主》翻拍引争议,有珠玉在前,新版如何平衡情怀与创新?

近期,《刁蛮公主》翻拍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这部2006年播出的经典古装爱情轻喜剧,凭借其精彩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成为了许多观众的童年回忆。然而,此次翻拍消息一经传出,便伴随着诸多争议,从选角到造型,从剧情改编到制作形式,都受

编剧会被AI取代吗?苏晓苑杨涛张勇等名编剧发声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影视编剧领域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从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的诞生,到好莱坞编剧对AI的抵制,AI在影视创作中的角色和影响正成为焦点话题。近日,在成都举行的“蓉城映象影动未来”交流活动中,苏晓苑、张勇、杨涛、秦琴等编剧针对

署名权,小编剧的创作尊严保卫战

文|11‍‍‍‍‍‍‍‍‍‍‍‍‍‍‍‍‍‍‍‍‍‍‍‍‍‍‍近期,《滤镜》因编剧署名问题登上热搜,编剧巫念顾主张参与了故事大纲、人物小传、分场剧本及部分对白剧本的撰写,但剧集播出后并未获得署名。目前剧方已发布声明回应称对方离职后未完成工作、贡献未达署名标准

短剧的野蛮生长与自我净化

短剧的诞生如果说当下已经成型的短剧模式,缝合了21世纪电视文化产物与互联网文化产物的特点,绝不为过。在千禧年前后,许多地方电视台开始制作具有地方属性的栏目剧,主要针对民生百态、婚姻家庭等话题进行创作。尽管这些地方电视台盘踞在东西南北,但内容多有相似,而它们的

2万元成本特摄剧走红网络:大学生剧组热血逐梦

“与其羡慕英雄,不如自己成为英雄,这是我们拍摄的动力和初衷。”3月13日,在四川传媒学院内,大三学生杜笛、陈柯宇恒、郎丽荣聚在一起,讨论特摄剧《封妖录》第二季的拍摄前期工作。近日,由他们三人自制的特摄剧《封妖录》以2000万点击量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被网友称

AI+短剧:不完美是情感的底层逻辑

2025年,可能是短剧脱胎换骨的一年。一方面是,短剧行业遇到一定瓶颈,急需新变量。据巨量引擎的数据,2025年1月,短剧的完播率同比下降了18%,用户日均观看时长的增速也从2024年的99%急剧下滑至11.3%。另一方面,伴随AI大模型的持续迭代,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等技术让AI影视创

掌阅科技:新出品短剧开播热度飙升加速布局短剧业务

人民财讯3月13日电,掌阅科技(603533)3月13日消息,由公司联合出品的短剧《亲爱的阮小枫》自3月初在腾讯视频开播以来热度飙升,腾讯视频最高热度近16000。当前,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版权及网络文学IP资源,正加速布局短剧业务,实现了从剧本创作、拍摄剪辑、发行销售全链路一体

《北上》开播4天!观众弃剧原因一致!白鹿造型被狂批

哎呦,四天!仅仅四天,《北上》就自己从高高的台上摔下来,摔得四分五裂,观众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丢掉了剧遥控器。最让人心疼的是——大家弃剧的理由竟然出奇地一致,仿佛剧迷们在同一个微信群里开了会讨论过一样。https://www.yinghuizz.com/https://www.yinghuizz.com/yhglv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DeepSeek会取代平庸的编剧,这确实很残酷

3月11日,随着全国两会结束,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要接着回家创作了。71岁的赵冬苓,目前保持着一年数部剧的产出速度,且题材越来越多样,还试水了季播剧,这让许多人惊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赵冬苓编剧的年度大剧《北上》正在热播,《无所畏惧2》则刚刚播完。日前,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