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通向哪里:如果你穿过一个黑洞,你会去哪里?
当你准备跳入一个神秘莫测的黑洞时,你可能会好奇自己将会遇到什么。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你能否安然无恙?最终你将抵达何方?如果你设法逃离,又将带回哪些令人着迷的故事?关于这些问题,英国杜伦大学计算宇宙学研究所的皇家学会研究员理查德梅西教授给出了一个简洁的答案:“
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诡异科学实验,让爱因斯坦质疑世界的幽灵?
平行宇宙的证据?一项令人费解的科学实验,甚至让爱因斯坦对世界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有一项实验竟然让伟大的爱因斯坦都开始质疑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许多科学家因此更加坚信了平行宇宙的存在。这项实验就是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这项实验能够引起如此
为什么有人说核聚变并不是质量转化成能量?质量究竟为何物?
在众多科普材料中,我们经常听到核聚变是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这似乎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质能等价理论。然而,近年来有声音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认为核聚变并没有将质量转化为能量。原因在于核聚变过程中,粒子的数量并没有减少。例如,当两个氘核(氢的同位素,由一个质子和
为何一斤盐溶于一斤水,难以得到两斤总重?质量为何不守恒了?
为何一斤盐溶于一斤水,难以得到两斤总重?质量为何不守恒了?综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认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无论物质如何变化或运动,其总质量不会改变,物质不会凭空出现或消失,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自二十世纪初提出以来,这一理论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从AGI到AI4S,“AI爱因斯坦”还远吗?
“人工智能的体现之一就是理解复杂世界、发现未知规律。简单地说,就是打造‘AI爱因斯坦’。这也是AIforScience的关键目标。”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2024)“人工智能: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上,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
杨振宁的“长寿秘诀”,最核心的并不是多运动、喝水,而是这4点
关于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相信多数人都十分熟悉,其在当今物理学界的地位,堪称无出其右者,更是被称为继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更为重要的是,杨振宁至今仍旧在世,而且还偶尔出现在公众视野。要知道,出生于1922年10月1日的杨振宁,今年已经102岁
太空的真空是真的空吗?
在太空中遨游,我们孤单吗?宇宙深处,真是一片“虚无”吗?图源:盖帝图像作者AaronHorowitz想象一下,假设你来到宇宙中最深、最空旷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完全真空的世界。你会被虚无所包围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你认为的要微妙得多。17世纪,为展示城市在三十年战争的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