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诗歌10首|很近的远方
每日好诗很近的远方又一次,我不得不承受被现实所割裂我睁大眼睛望着落雨的天空乌云飘移,犹如抹布在风中一遍又一遍擦拭曾经的向往而所有的鸟都已飞回童年只留下一只断线的风筝提醒我一生的孤独与迷茫我握拳手中写诗的笔迎风而立忧郁象胡子一样在脸上疯长而放飞希望放飞诱惑的
唐代最悲催的诗人:满腹才华,前半生不合时宜,后半生与疾病纠缠
说起初唐的诗人,就不能不提到初唐四杰。而提到初唐四杰,就不得不提到那一生不合时宜,而且一生纠缠病榻的诗人:卢照邻。卢照邻出身幽州望族,少年刻苦读书,年少成名。据记载,当时的邓王李元裕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邀请他成为府上的典签,负责王府的文书工作。当时他还不到
草书创作之美:宋·卢梅坡诗一首解析(书法:张德进)
草书创作:宋卢梅坡的诗一首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在宋代的诗海中,卢梅坡的笔墨如同冬日里的寒梅,傲然绽放。他的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这两句诗,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将梅与雪、诗与人的关系描绘得淋漓尽
唐朝冷门诗人落榜后写下一诗,短短28字,成千古名作
唐代的科举有多难?当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说法,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30岁的读书人考取明经科,年龄就算是比较大了;而50岁的人考取进士,从年龄上说,还算是比较年轻的。唐代想考中进士,难度可见一斑!那么,唐代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有多少呢?最起码是以
诗歌的朦胧感,极易让人游离其中,评韩丹妮诗歌《花香归人》
格命草诗评花香归人文/丹妮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冷静山的那一边梅花已怒放风吹落了遥望的花香日落说:美丽的姑娘你从山谷走来带着雪莲的芬芳冬的风把姑娘的长发挽起抚摸了姑娘的目光花香随着鸟语清落身体又怎能不唤醒美丽的记忆我拿着你的名片写着心事眼泪无声地落下化为山和水流
陈冲:除了诗人,还有谁能告诉我,我是谁
《猫鱼》终于跟读者见面了,忐忑和兴奋之余,我也想到了一些别的。如今盛行照片和短视频,好像我们所闻、所感、所思,我们是谁,为什么在世上,都必须是可拍下来的东西,必须是能被呈现在二维画面上的东西。在这样的文化潮流中,还有人读书吗?毕竟,相比其它媒介,文学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