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三人成虎。这个世界上最不怕的就是常规的难题,因为只要大家肯动脑,办法总会比麻烦多,我们更会感到害怕的,其实是各种深不可测的人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用暴力害人,用明枪暗箭伤人,更能利用谣言的力量,只用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谣言到底有多可怕,他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有的说成没有,甚至没有的也能捏造成有,就如《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利用漏洞虚构出来的人物,最后也靠着这个虚构出来的身份,正式的行走于各种场合毫无顾忌了。

但你知道么,为了捏造中国的威胁性,欧美等国也捏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中国人,这个人让许多不明真相的欧美民众怕了上百年,至今都还有人相信,并担心他的存在会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这个虚构的人物名字相信也有人听说过——傅满洲。一个听上去就很满清时代的人物。 傅满洲有多可怕 傅满洲这个人物一开始其实是存在于小说世界里的,他的原型是著名的福尔摩斯系列里面的一个反派人物。因为这部小说面世的时候是1913年,那个时候的清朝政府才刚刚覆灭,所以外国人提到中国还是会想到标准的清朝制服和一条长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家的描述里,傅满洲也穿着清朝人的衣服,脑后拖着一根辫子,还留着八字胡。而或许是因为设定是反派,他的外貌也显得十分具有攻击性,不仅眉毛像撒旦,两只眼睛还发着绿光。单从文字上来看就觉得十分凌厉。 更可怕的是这个人还被塑造的智商极高,能文能武,还掌握了永生的秘诀。而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延续,他四处作恶组建自己的帝国,并不断地繁衍后代,窃取他人生命。 就这么一个好像怎么都打不败,有攻击性极强的存在,俨然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僵尸片里的千年老僵尸一样,只需要这个人站在那里,就已经足够让人毛骨悚然。

而福尔摩斯系列后来的成就大家也看到了,伴随着这本小说的火爆全世界,傅满洲这个人物也跟着被输送到了国际市场,人们对这个角色建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于是一系列衍生角色又出现了。 好巧不巧,傅满洲衍生出来的角色又一次选中了之后在全球大火的一个题材——美国的漫威系列。这个角色也就至此立住了,成了不少欧美人的童年阴影。 傅满洲是怎么出现的 但其实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对于傅满洲这一角色的出现总会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中国人一向注重的是和谐、中庸,没那么强的攻击性,能动口解决的坚决不动手,能大事化小的坚决不上纲上线。

但是为什么在外国人的印象里,中国人却都是如傅满洲一般的存在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在欧美曾盛行一时的“黄祸论”。 我们都知道,清朝末年的时候,很多华工被迫远渡从洋,参与了欧美很多地区的建设与改造,尤其是在美国。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大量开展工业化的时候,极度短缺劳动力的他们选择了压榨劳工。而这批劳工里很多都是或被骗或被卖,或为了生存主动来到美洲大陆的华人。

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隐忍,且能吃苦,这自然受到了不少招募工人的统治阶层喜爱。他们不选剥削、压迫这些劳工,享受着华工给他们开拓出来的金山银山。但越是如此,他们对华工就越不当人看。 当时美国工业化如火如荼,他们还和清政府签订了协议,于是大批大批的华工来到美国,但是美国给他们提供的待遇极差,几乎是牲畜一般。但还是有不少的华人咬牙挺了下来,他们最后成功在美国立住了脚,建立了自己的基业。

相反,工业化完成后,很多白人因为缺乏技术经验,赚不到什么钱,这时候他们不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反而把罪过都怪到华人身上,由此发动了多次排华运动。美国的一些报刊杂志也相应配合,丑化华人形象,傅满洲形象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傅满洲为何至今有人信 时间来到当代,其实距离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已经过去了百余年,而且傅满洲这个形象很多人也都知道就是小说里构建出来的虚拟人物,甚至他的很多性格都是不符合中国人的普遍特性的。但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的人物形象,欧美如今却有大量的人认为他就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什么原因。 这就不得不提到近些年在欧美大行其道的另一个言论——中国威胁论。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以来,我国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也迅速的冲至了全球第二。这在许多欧美人的眼里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尤其他们很多人之前一直以为中国人都是病夫,中国的生活水深火热,但是突然之间情况就变了,中国的人其实没有那么孱弱,中国的经济也很强悍,生活面貌也大变样了。 这自然对一些欧美人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之前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站不住脚了。 而且中国一直奉行的和平友好外交政策,让他在国际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让欧美感觉到了不可控,他们的霸主地位被撼动了,迫切想要稳固,怎么办?

那就故技重施吧。 他们在各大媒体上大肆渲染中国可能会毁坏世界的利益,傅满洲这一邪恶人物形象也被进一步强化,用以支撑他们的理论。 后记 看到这里,相信你就明白为什么一个虚拟人物能在国际上掀起那么多的“风浪”了吧。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有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而这一形象能在国际上立住脚,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欠缺,当代的中国形象没有很好的展示给外国人,才会让他们建立起这样差异巨大的印象。这还需要我们一辈一辈共同努力,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把中国文化带给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