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50年11月25日,大榆洞志愿军指挥所遭到敌机轰炸。

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同志便在这场轰炸中不幸遇难,与其一同牺牲的还有一位年仅23岁的作战参谋高瑞欣。

47年后,随着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的播出,其弟高子刚才通过这部影视片找到了他的遗腹女。

为什么高家人四十七年后才得以相认?其后代过得怎样呢?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的高瑞欣与毛岸英

01一同牺牲的英雄

1950年10月,高瑞欣被任命为司令部作战参谋,同年11月便率军赶赴朝鲜志愿军司令部向彭德怀报到。

而那时,高瑞欣才与妻子结婚不到半年。

当高瑞欣依依不舍地与妻子告别时,才得知了妻子李翠英已经怀有身孕。

这个消息令他感到欣喜若狂,同时也让他感到担忧,没有他的陪伴妻子该怎么度过这难熬的10个月呢?

李翠英看出了丈夫的忧虑,便安慰高瑞欣说,自己会照顾家里的一切,在家等着他们一家人团聚。

可这一去却成了永别。

1950年11月24日,驻守在志司内部的参谋员们,就已经发现了盘旋在大榆洞上方的敌机。

为了保证志司的安全,大部分人员都将办公地点转移至了周边的防空洞,只有值班人员留守在原来的位置。

留在作战室木屋的人都知道危险可能会随时来临,但为了作战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他们必须要冒这个险。

11月25日一早,吃完早饭后的彭德怀如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工作,毛岸英和高瑞欣也紧接着进入了办公室。

早上11时,敌机的轰鸣声在大榆洞上方响起,留在木屋内的人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拿着重要文件转移进了防空洞。

当敌机径直向北飞向鸭绿江大桥时,大家便放松了警惕,又重新回到了作战室的木屋。

高瑞欣和毛岸英就在其中,可还没等他们坐下来一会儿,敌机却突然调转方向朝木屋方向飞来。

防空警报器响起,还不等人反应过来,几十枚凝固汽油弹便从天而降。

成普大喊着不好叫人赶快转移,毛岸英和高瑞欣见形势不妙也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朝屋外奔去。

炸弹铺天盖地掉了下来,仅仅几十平方米的小屋,顿时燃起了熊熊烈火。

毛岸英和高瑞欣还没来得及奔出屋外,就被吞没在了火海之中,彭德怀站在防空洞内,十分焦急。

可面对无法扑灭的火势,大家只能干着急。

随着火势慢慢减弱,后勤部队才赶忙奔上前去处理残局。

在战士们清理被烧毁的办公室时,他们从灰烬内翻找到了两位烈士的遗骸,由于战事紧迫只能简单装殓之后,将两位英雄安葬在了北山坡上。

11月25日,原本不是高瑞欣值班的日子,可为了能够更快地熟悉敌情,他才回到了志司。

在得知毛岸英和高瑞欣没能成功脱身牺牲的消息后,彭德怀感到十分地内疚。

毛岸英是最令毛主席感到骄傲的长子,他才不过28岁,思绪烦乱的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把这则消息带回到北京。

而高瑞欣是他最器重的后生之一,在彭德怀组建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时,高瑞欣便一直跟在彭德怀身边工作。

负责文电起草的高瑞欣,在工作上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岔子,只要是他经手过的文件,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作出修改。

在生活上,幽默爽朗的高瑞欣也十分受到部队里战士们的喜爱,聊起战术来他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聊起文学方面的话题也没有人能说得过他。

因为高瑞欣下棋的技术高超,彭德怀总爱在空闲时找他下棋。

解放战争期间,高瑞欣先后随军在大西北、新疆、兰州等地征战,作出了不少杰出的成就。

对于彭德怀来说,高瑞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部队失去了像他这样的人才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他没有办法向高瑞欣的家人交代,虽然战场上总会有牺牲,可又有谁不想活着回到家呢?

更不要说高瑞欣那时已经有了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独自留在兰州的妻子又何尝不在时刻思念着他?

在高瑞欣牺牲仅17天后,他的遗腹女高彦坤出生,可惜孩子一出生就失去了父亲,还和高家的亲人断了联系。

02无法联系的亲人

临产的前几周,李翠英每天都想给丈夫写信,堆在书桌边上的信件早已落了灰。

可因为战事保密所以她根本没有办法联系到丈夫,也没有办法将自己即将临盆的心情告诉给丈夫。

女儿高彦坤出生以后,李翠英无时无刻地想着丈夫,希望他能够早日回家。

高瑞欣牺牲后,组织考虑到李翠英才生产不久,身心疲惫没有办法再承受这一打击,所以才没有在第一时间把消息转告给她。

而当李翠英获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就晕了过去,醒来之后,整日便以泪洗面。

如果不是因为女儿太过年幼,李翠英甚至都想一死了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翠英整宿都睡不着觉。

彭德怀和他的夫人也时常念及着高瑞欣,每每经过兰州都会派人来询问李翠英的情况,还会主动为母女俩送去抚恤品。

高瑞欣的战友杨守信体恤李翠英孤身一人带孩子不易,也佩服她不管再苦再累也自己一人扛的独立,所以便慢慢对她生出了爱意,向她靠近。

可自从高瑞欣牺牲之后,李翠英也没有生出过再婚的念头,但耐不住身边人的催促,再加上杨守信细心的照顾,李翠英才慢慢接受了他,并与杨守信组成了家庭,并诞下一女。

虽然组成了新的家庭生下了杨守信的孩子,但李翠英从没有借此忽视自己的女儿,相反地,她与杨守信都十分爱护孩子爱护这个家。

李翠英将心中的苦痛埋藏在心里,也从没有向女儿透露过高瑞欣的消息。

1952年,一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被邮寄到了身在河北省安国县高子刚的手中。

拿着这份证明书,高子刚心痛不已,那个时候高家人根本都不知道高瑞欣已经入朝作战的事情。

直到入朝作战前夕,连续八年都没有回过家的高瑞欣才匆匆与已经长大成年的兄弟姊妹见了一面,也见到了已经年迈的父母。

而和新婚妻子完婚后,他便领命带着李翠英回到了兰州,李翠英与河北高家的联系也就渐渐地断开了。

因为与高家断了联系,李翠英一直不知道这份证明书的存在,高家也不知道高瑞欣还有一个遗腹女存于人世。

直到1997年一部名叫《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的电影上映,高家才重新联系到了李翠英,找到了高瑞欣的遗腹女高彦坤。

那时,是高子刚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哥哥的身影。

看着影片中的高瑞欣,高子刚逢人便说:“这就是我大哥,抗美援朝的烈士!”

高子刚看着电影哪哪儿都好,但只有一处让他不满,那就是编剧竟把高瑞欣的家乡,从河北安国县改到了饶阳。

为了修改这则错误,高子刚四处奔波,正是借着这个契机,竟让他找到了哥哥当初留下来的遗腹女高彦坤!

47年过去,哥哥还有骨肉留在人世,这是最让高子刚感到激动的。

面对陌生的叔叔,高彦坤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一个生父,名叫高瑞欣。

为了了解到更多有关父亲的故事,高彦坤经过多方寻找才终于找到了父亲的战友王亚志。

通过与王亚志的书信联系,高彦坤才慢慢在脑海中拼凑出生父高瑞欣的模样。

经过王亚志的讲述,高彦坤便亲自动手撰写了好几篇与父亲相关的文章,并特意在文章中点出了父亲的出生地,将其发布在《军事历史》等报刊上。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高瑞欣和毛岸英一样,是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不应该被历史遗忘。

幸好还有一群人没有忘记他,周总理称赞他,弟弟四处奔波为其正名,女儿高彦坤通过撰文怀念他。

周总理说:“两个人都这么年轻有为,真是可惜啊!”

弟弟高子刚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他!”

1977年4月,高彦坤回到了从未去过的老家,见到了佝偻着身躯的叔叔。

高家人都笑着脸将她迎回家,虽然叔叔高子刚年近九旬,但精神气依旧很足,他领着侄女在村中到处溜达,向侄女介绍家乡的一切。

高彦坤一家

路过早已变样了的乡村小道,让高子刚回忆起年幼时同哥哥一起上学,戏水玩耍的时光。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可却早已物是人非。

一股无法言喻的悲伤萦绕在心头,他们两兄弟从战火年代中走来,一起立下誓言要击退日寇。

可最后,哥哥还是比他先走了。

一和侄女聊起哥哥高瑞欣,高子刚眼中的泪便控制不住地落下来,回到老宅后,他便从锁着柜子里拿出了一直珍藏着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当高彦坤接过已经泛黄的纸张时,才真正感受到了父亲为国而牺牲的沉重感,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高彦坤连生父的样子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他的坟墓究竟埋在哪里,他躺在无人问津的山坡上,会感到寂寞吗?

03后人幸福家乡富

战争破坏了一个又一个和谐幸福的小家,但英烈却用自己的生命和小家,换回了后代幸福的生活。

虽然英雄已故,但他的故事会代代流传下去。

如今,高瑞欣的家乡已经变成了生态文明村和药材种植加工专业村,高街村的人民再也不用过当初一穷二白的日子了,村民们都过上了小康的好日子。

一提起高瑞欣一家,村里人都会露出十分骄傲的神色,英烈就是他们的榜样!

而高瑞欣的家人和后代,也过得十分幸福美满。

高彦坤与丈夫

高彦坤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便加入进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工作,并在化工公司结识到了那个与自己相伴一生的爱人。

感情和睦,家里也不愁吃穿。

外孙王磊读书争气,从小到大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进了天津大学。

之后便一直定居在天津,就职于天津某家科技公司,为社会做贡献。

高家的后代,只要提到高瑞欣没有一个人不感到光荣自豪。

就像王磊说的那样,告慰英烈最好的方式那就是:

“只有努力工作、更好地生活,才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告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文献

1. 河北新闻《亲人追忆高瑞欣:与毛岸英一起牺牲的河北小伙》

2. 党史博采《高瑞欣:与毛岸英一起牺牲的河北英雄》

3. 档案天地《被历史遗忘的烈士高瑞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