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开国上将叶飞开始撰写回忆录,当他写到跟老长官粟裕之间的一件往事时,却有些为难了。他不知道要不要写进回忆录,于是去找老战友王必成商量。王必成没有正面谈看法,却讲了一个故事:
“1962年粟总在上海治病。大病初愈,陶勇建议出去活动一下,就安排了韩先楚、王建安陪粟总一起去打野兔。一到目的地,果然有一群野兔,韩先楚眼疾手快,举枪就射,打中一只。其余的野兔,四处惊逃。粟老总随手一枪,把逃得最快的一只大公兔打死了……而其他人,包括我、陶勇、王建安以及自己赶来参加活动的许世友,都没有击中目标。”
王必成说完,看着叶飞,问道:“以这样的枪法,当年粟总真要杀你,你逃得了吗?”
自从抗日战争开始,直到解放战争结束,粟裕麾下三大名将“叶王陶”,即叶飞、王必成、陶勇,从日后的授衔看,叶飞是唯一的开国上将。因此,说叶飞是粟裕麾下头号大将,似乎也不为过。既然是头号大将,又怎么会出现“杀”的问题呢?这件往事,发生在1936年。
粟裕(左二)与叶飞(左三)、王必成(左一)、陶勇(右一)合影
1934年7至8月,中革军委派遣寻淮洲、粟裕的红七军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前往浙赣边界,与方志敏、刘畴西的红十军会合。不久,“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开化、婺源、德兴遭到极大损失,方志敏、王如痴、刘畴西等被捕。
1935年1月底,新败的抗日先遣队残部到达闽浙赣根据地。中央分局根据政治局1月15日电令,责成闽浙赣省委迅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全师538人共拥有长枪445条、重机枪4挺、轻机枪8挺。
“挺进师”随即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创建苏区根据地。这支红军在闽浙边界进进出出,来回作战。同年4月,开辟出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叶飞自从5岁被父亲从菲律宾送回国后,就一直在福建,12岁那年以优等生的成绩考入厦门港中山中学。在厦门中山中学,他手捧着《新青年》、《语丝》、《奔流》和“创造社”、“太阳社”的那些热情奔放的进步书刊爱不释手。这些报刊上的小说和滚烫的诗句,激发他勇敢地投身于时代的潮流,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片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涯,在中共领导的地下斗争中很快便崭露头角。
在革命的激流中他几经生死的传奇,足以让人惊叹。他生前曾说过:我一生至少有五次应该死而没有死。最危险的一次是193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他在闽东福安召集中共地下党组织开会时,突遭敌人袭击。敌人是有备而来,近距离地向他连开六枪,他中了三枪:一枪从左脸颊打进,一枪从左胸打进,一枪打在了腿上。他硬是凭着年青旺盛的生命力,以非人的毅力顽强地爬出竹楼,爬进松林。左胸上的那颗子弹,直到逝世后才从他胸口处取出。
1934年3月,叶飞在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以特派员的身份,果断地主持召开会议,重建中共闽东特委,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1935年,叶飞起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
叶飞
当时的闽东特委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就已经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再加之原领导人詹如柏、马立峰、叶秀藩等人的相继牺牲,因此在军事和政治上一直由叶飞、范式人、阮英平、许旺等同志领导。
10月,刘英、粟裕的浙南“挺进师”与叶飞的闽东“独立师”在闽东北寿宁县境不期而遇会师。会师后, 闽东特委与刘英为首的浙西南政委会举行联席会议,会上叶飞代表闽东特委主动提出愿意接受挺进师方面的领导,刘英同志也欣然接受,双方随即共同组建闽浙边临时省委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组织部长粟裕,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团省委书记,阮英平、范式人、许旺等人也担任相应职务,临时省委共计十一人。同时成立的还有闽浙军区,粟裕任司令,政治委员刘英。
由于当时挺进师的浙西南根据地已经丧失,因此闽东特委将一块根据地让给挺进师,同时调拨一个独立团归挺进师指挥,也就是后来的浙南地区。刘英将挺进师和独立团合编为闽浙独立师第一师,闽东独立师为二师。
在中央红军长征转移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将士都十分艰苦,根据地四分五裂。在这种情况下,能有两支红军游击队联合起来,是非常难得的事。因此,双方都非常重视这样的联合。
刘英
刘英、粟裕指挥的挺进师原是中央红军主力,有丰富的政治工作及战斗经验,而叶飞指挥的游击队属于是本土队伍,对当地的地形人情都非常熟悉。闽东独立师让根据地及部队支援挺进师,而挺进师则调拨干部帮助闽东地区和闽东独立师工作。即便是在粟裕和叶飞等人的私人关系上也是极其密切的,双方曾经多次相互请教在游击战中的战术问题。
一天,粟裕从浙西南收容被打散的部队回来,深感苦恼地问叶飞:“我们部队一行动总有国民党军跟踪追击,像尾巴一样摆脱不掉。你们是怎样甩掉‘尾巴’的?”叶飞坦诚地说:“我们主要是依靠群众,建立根据地。在新区未巩固以前,党组织是不公开的。”粟裕点着头说:“这办法好。”
经过了初期的蜜月之后,双方在斗争方针上逐渐出现了分歧。王明左倾主义思潮曾在一个时期内占党内主导,粟裕在随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中央苏区后,也一直饱受这股思潮的影响。
尽管当时已经在遵义会议中予以纠正,但处在东南山区的游击队早已跟中央失去了联系,因此根本不清楚这回事。因此,在挺进师内部,仍然存在左倾主义思想,在进入闽东后, 即要求闽东独立师到浙西南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
然而,浙西南红区距铁路不过数十里,白军以几十倍力量压下来,一块小小红区,目标非常突出,难以经受白军反复持久的打击。为此,粟裕想在民族矛盾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政策,团结中间阶层,对上层也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以增加对敌斗争力量。当粟裕向刘英提出上述意见,刘英认为这些意见是对浙西南工作的否定,十分反感,从此与粟裕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分歧。
在浙西南、闽东和另一块根据地闽北三地的负责人中,闽北领导人黄道是党内很有威望的前辈。在和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粟裕认为只有他才有办法解决和纠正刘英的错误。因此,1936年2月,粟裕托偶然遇见的闽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给黄道带信,希望他来主持建立闽浙赣临时省委。刘英以前虽也给黄道写信联系过,但知道粟裕给黄道写信后却大为不满。
1936年2月,粟裕建议叶飞去闽北独立师和黄道联系,叶飞接受建议后,到闽北向黄道汇报了闽东和浙西南的斗争情况,并且详述了和刘英在斗争方针上的原则分歧,建议成立闽浙赣临时省委。请黄道任书记,统一领导闽北、闽东、浙南的斗争。
不久后,闽北打通了和闽东的联系,闽北独立师和闽东独立师终于会师。受尽刘英窝囊气的闽东同志自然又想到要和闽北联合。为此,叶飞专门向黄道汇报了双方的合作情况和意见分歧,同时建议成立闽浙赣临时省委,由黄道任书记,统一领导三个地方的斗争。
黄道办事向来老成持重。他对浙西南和闽东之间的矛盾与意见分歧也有所了解。他赞成闽东特委坚守闽东的意见,但是并不同意在闽浙省委没有解决内部分歧之前就成立闽浙赣省委。他建议闽浙省委先对自己前一阶段的工作做出总结,特别是要对刘英进行批评教育并责成其恢复浙西南根据地,然后再考虑建立闽浙赣临时省委。当叶飞提出闽东特委归闽北特委领导时,黄道却提出来让叶飞先脱离闽浙临时省委。这样一来,叶飞跟刘英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1936年秋,粟裕正在闽浙边境的庆元县打游击。刘英突然以省委的名义写信给粟裕,要求他利用叶飞对他的信任将叶飞逮捕,并押往省委。为防止粟裕动摇,刘英专门派来一支武装部队来监督执行。
粟裕晚年在回忆录中,对这件事情有过描述:
“这个命令使我十分震惊,不知道究竟又发生了什么问题,总觉得双方的矛盾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来解决,不应采取对敌斗争的手段。但我未能坚决抵制,将叶飞同志扣押了起来。当时,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党内存在着混淆两类矛盾的做法,叶飞同志如被押送到省委实在是很危险的。幸喜在途中遇到敌人伏击,叶飞同志乘机脱险。闽东同志随即宣布退出闽浙临时省委。扣押叶飞同志导致了闽浙临时省委的解体。”
叶飞最终也将这件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其中提到他脱险的经历:
“后来在路上遇到国民党军队的袭击,部队被打散,押解的人忙乱中向我打了一枪,打伤左腿,就把我扔下,自己逃走了。国民党士兵逼了上来,我就从十几丈高的悬崖上跳下去,恰巧挂在树上,没有摔死。陈挺同志也随我跳下悬崖。天黑后,我俩不顾伤痛,赶往闽东根据地,昼伏夜行,整整走了五夜,才到达目的地。”
网上很多文章称,当时朝叶飞开枪的就是粟裕,还说什么粟裕故意打偏,放走叶飞,说得神乎其神的。但叶飞在回忆录中写得明白,是押解的人向他打了一枪,并没有说是粟裕。可以肯定的是,粟裕当时就在现场,也就是王必成说的,如果粟裕真想开那一枪,叶飞也就跑不掉了。
王必成跟粟裕合影
粟裕自逮捕叶飞之事发生后,一直心存内疚,一见到叶飞,就向叶飞解释了他当时所处的背景。其实粟裕不说,叶飞也理解。事情说清楚了,二人自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抗日杀敌上。
在那一次事件后,粟裕也被以“分裂省委”的“罪名”,给看押起来,其中一条具体“罪行”,就是“放走叶飞”。经过一周的反复思考,粟裕从“不能分裂”的大局出发,被迫违心做了“声明”,斗争才算结束,获释出狱。此后,粟裕与刘英分开活动,各干各的,各打各的游击。
后来,也有很多人将这件事归责于刘英,其实也大可不必,刘英本质上也还是一位忠于革命的英烈,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粟裕晚年在总结此事时,也曾表示:
“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刘英同志于一九四二年在坚持浙江工作期间被国民党逮捕,英勇牺牲。旧事重提,是想把历史事实交代明白。当时我们都还年轻,又失去了中央和中央分局的领导,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对问题的处理上,留下不成熟的痕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