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没有任何反转的是,电视剧《绝密较量》里,谢小曼从头到尾都是个智商彻底降为0的恋爱脑。

怎么会还有人被人卖了还乐此不疲地帮人数钱呢?
这般无脑降智的剧情着实让观众匪夷所思也大为恼火愤懑。
生活可以不讲逻辑,但影视剧不可以,没有前因后果地拆东墙补西墙似地堆砌剧情、铺陈人设,直至将角色“束之高阁”,像是个外来生物般让人难以理解难以共情,这何其令人无语。
看到最后,谢小曼这个角色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拯救广大忠实观众的低血压了。
明眼人都知道,或者说,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被骗了。
卢卡·莫里就是再典型不过的“杀猪盘”,他精准契合了不少存在依赖心态的女性心中浪漫爱剧本里的“白马王子”形象——帅气多金、温柔体贴、百依百顺,且物质价值、情绪价值、性价值一应俱全。

男性的不可能三角在他那里压根不存在,本来谢小曼就对他有对偶像的崇拜心态,在这层滤镜下,她被蛊惑的可能性就毫不意外地呈指数级上升了。
诈骗为什么那么无孔不入,为什么那么难以抵挡,为什么那么屡试不爽,就是因为它是针对受害者所量身定做的完美剧本,精准狙击了人性的劣根处,从而得以成功“趁虚而入”“趁火打劫”。
一个对自己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没有清楚认知的人最容易落入这样的陷阱,尤其是如果其还心比天高、不切实际、无法战胜自己的贪欲、非常具有冒险心态和赌博心态,那就更无力回天了。
谢小曼便是如此。
初出茅庐,刚脱离学校这个象牙塔,她无知也无畏,不知社会险恶,心性单纯,整个人透露着一股清澈与愚蠢,乱入暗流涌动的双方斗智斗勇、互相厮杀的战场,她简直如待宰的羔羊,“嗷嗷待捕”。
尤其是在谢小曼还有巨大的利用价值、背后有庞大的资源优势的背景下。

碰到傻白甜还白富美,骗子不下手晚上都要耿耿于怀,悔恨到夜夜失眠。
因为被保护得太好,接受的都是真善美教育,再加上一路走来也一片坦途,谢小曼完全看不到人性的黑暗面,她是绝对要摔个大跟头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会,谢小曼迟早要补上这一课。
只是,没想到代价会这么惨重,前面有多顺遂,多幸运,之后就有多坎坷,多倒霉。

这也许也是一种能量守恒定律。
乖乖女当久了,压抑久了,束缚多了,一旦枷锁不复存在,就会“大意失了荆州”。
谢小曼的叛逆期来得如此之晚,来得如此之轰轰烈烈,对其人生近乎是毁灭式的打击。
当然这怪不得别人,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如果说,前期还能感慨一下她作为一个被害者遇人不淑还遭受了无妄之灾,何其无辜何其倒霉何其唏嘘,但后期则万万说不出任何一句可怜她的话。
到了最后,谢小曼真的将一手好牌打了稀巴烂,彻底没了原则底线,戴上了银手铐,她没了回头路。

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事实证明,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在谢小曼识破了卢卡的真实目的和丑恶嘴脸后几乎没有任何挣扎地就接受并倒戈相向,助纣为虐,联合外人来背叛国家,从屠龙勇士变恶龙后,观众对她最后的一丝同情就消失殆尽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谢小曼生生将自己逼入了绝境。
能做到为爱叛国,在恋爱脑行列里,她也是处于“顶尖”行列的“个中翘楚”。
一个女人如果精神贫瘠,执着于被爱,过于渴望被认可,那无论她拥有何种能力和资源,都很难救她于困境。
谢小曼就是一个无比生动且典型的案例。
她离不开卢卡的那一刻,她便对他“成瘾”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如果从“使用”发展到“滥用”,再发展到“依赖”,那就患了一种爱的疾病。
虽然剧中没有交代谢小曼的成长经历,但从她种种对爱的畸形理解可以窥知,她大概率存在很严重的深层情感缺失,她压根不爱自己。
这样的人绝对会这么认为:自己的个人价值感和幸福感只能来自外部。

因为不爱自己,所以就会向外部寻求自己于内在找不到的东西,他们伺机捕捉赞许和爱的标记,捕捉心理满足的迹象,以此来获取个人价值感,从而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在他人身上寻求爱,用以填补过去乃至现在仍存在的巨大空洞,以驱赶面对孤独的恐惧。
卢卡也许对谢小曼而言,不再只是她所爱之人,而已经成了其赖以生存的氧气。
她离不开他。
当然,谢小曼可能也不是真的爱卢卡,她真正爱的是一种完美的浪漫爱的幻想。
卢卡被完全理想化,他并非因其本性而被爱,他说到底在谢小曼那里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贩卖爱情印记的商贩,谢小曼这个病入膏肓的患者则利用其来舒缓痛苦并减轻自我厌恶的情绪。
“依赖性人格”的人不可避免地无一例外地都存在着“顺从行为”和“分离恐惧”。

这就能很合理解释谢小曼最后沦为了卢卡的同类、两个人沆瀣一气共沉沦的罪行了。
她本来有机会及时止损的,但是她没有,相处亲密无间,她不是没有察觉,但是她选择了忽视自己的第六感和直觉。
她半推半就相信了对方的花言巧语,却对自己本能的身体反应不予理会,谢小曼抱着侥幸心理在进行一场豪赌,她赌性大,思想危险,最后也“得偿所愿”吃下了自己亲手种下的恶果。

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银手铐是真的。
余华曾在书里写过:
“他会求你,他甚至会下跪,他还会打自己的耳光,你都不要心软,他会一次次地发誓,男人最喜欢发誓,他们的誓言和狗叫没有什么两样,你不要相信。”
他鞭辟入里地洞悉了渣男的真实模样。
如果女人这时中套了,那就真的被死死套牢了。

谢小曼没有任何主体性、太过天真和无脑、没有基本是非判断、欠缺基本原则底线、一直呈现出弱者的姿态,爱别人胜过爱自己,这一切都无比致命地导致其误入歧途、一步步作茧自缚成了别人的“盘中餐”的惨烈结局。
其实,国产剧不是没有此类人人口诛笔伐的“恋爱脑”角色,如果刻画得好,是很有警示意义与教育意义的,但《绝密较量》这部剧的刻画无疑是失败的。

没有任何铺垫与渲染,谢小曼这个角色浮于表面,非常刻板和扁平化,是完完全全的工具人角色,是从头到尾、彻头彻尾的蠢人,是被正反双方都用之即弃的棋子,没有人真的在意她,包括她自己。
这个角色会被骂,甚至被骂上热搜,创作者有很大的责任,剧情角色全面逻辑掉线,编剧导演得躺平任嘲。

而除此之外,演员钟雯冠本人对角色的拿捏还是挺到位的。
清纯无害、清澈愚蠢、天真单纯、懵懂质朴、无知无辜的傻白甜形象跃然纸上,俨然像是本色出演,其青春靓丽的外形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虽然说其一口大板牙不少被人吐槽,稍显怪异和不协调,但那也是出乎意料地有如“美人三分龅”般为其增添了不少辨识度。


钟雯冠于剧中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尤为难得的是她没有被掩去光芒,对戏无比自然也不怯场,这对一个00年小花而言,着实来得让人刮目相看。
不愧是童星出道的潜力新星。


2000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后来举家搬迁定居北京,她从小到大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能拿的不能拿的奖项,她拿了一个遍,能歌善舞、精通乐器、能言会道、主持表演样样不差,简直是全面开花的六边形选手。

钟雯冠是赢在了起跑线上的人,而她的前路注定是不简单的,毕竟她本人也不甘于平凡。

早早见识过大场面,为钟雯冠的表演路埋下了伏笔。
7岁,是北京市孙敬修儿童讲故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年龄最小的选手;9岁的时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上,她作为全国儿童代表牵手迎接了时任国家主席的胡主席,14岁作为歌舞演员参加了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钟雯冠的身影活跃在北京电视台、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工人体育馆等各大角落......

舞台经验惊人的丰富,以表演课北京第一、全国第三,文化课成绩532分、综合第一的好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于她而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过去,与钟雯冠如影随形的两个字是“优秀”,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她也将会是一路繁花。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