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第五、六集《藏海传》之后,可以预见会有许多对藏海掩饰不住急躁与情绪的微词。

相比起禇怀明与杨真的城府和算计,若不是藏海有身在暗处这个优势,或许他连给这两位权臣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没错,作为一个跟随高明师父学习了十年纵横之术的聪明人,此时藏海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与那些设想中的隐忍与阴郁截然不同。

此时的藏海,无论是在局中看来,还是在局外人看来,都像极了无忧无虑的阳光大男孩。

可这样的藏海,真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毫无城府与演技吗?

这样的藏海,真如他所表现出来的那般,是一个不堪大用的失败复仇者吗?

又或者,这时的藏海、这样的藏海,才是一个符合逻辑、符合弱冠年纪该有的藏海呢?

试想一下,一个刚刚年满二十岁的少年,即便在十年间他无时无刻不在心中思忖着如何为家人报仇,也无法改变他只是一个几乎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人设。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年龄的大前提,我们看到了年纪轻轻的藏海,纵然可以与师父合谋出城府极深的攻心计,却依旧无法完全掩盖七情六欲在他脸上不断的出现。

而这才是藏海这个角色在此时此刻该有的样子,也是作为观众会认为这个角色被诠释到过于毛躁或急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起弱冠之年藏海那流于表面的演技,或许看似能展现这个角色的谋略与算计,只不过是对这个角色能力与日后成长的一味佐料。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便是曾经得鬼谷子真传的苏秦与张仪,也并非一出山便能建立二人日后所能成就的功业。

而作为一个在十年间几乎完全依靠仇恨支撑自己的少年,即便师父眼中的他再怎么优秀,都无法改变那张没有真正体验过何为权谋的天真脸庞。

此时的藏海是聪明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己的授业恩师。

可正如他的仇人庄芦隐所说,曾经年少时的自己可以不顾生死与安危冲入敌营,可如今经历了太多的自己却决然不会再做出年少时自己敢做之事。

这就是一个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多,虽然身后背负的越发沉重之后,在不经意间发生的转变。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今天这个大男孩藏海,同样会变得如自己仇人这般小心谨慎、精于算计,但这些的变化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这样的藏海绝不是今天这个年纪藏海该具备的。

或许你认为这样的《藏海传》,缺乏严谨的逻辑与缜密的铺排,或许你认为这样的藏海,完全没有权谋剧主角该有的样子与气场。

可在我看来,这恰恰就是《藏海传》的高明之处,没有任何一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高光时刻,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从生到死都是风光无限。

无论是《藏海传》也好,还是藏海这个角色也罢,都在严格遵循着从青涩到成熟的自然规律。

也许今天的藏海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也许此时的藏海完全没有一个权谋家的气场,可正因为今天的藏海没有达到你我心中的期盼,却为他的日后成长与蜕变,留出了足够大的空间与可能性。

当高光的权谋对决一刹那间出现时,你一定会认为这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关于《藏海传》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