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方在访俄期间,与普京会晤之后,发布了《中俄联合声明》。这则声明也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所看到的篇幅最长的联合声明,超过了1万1000字。能看出双方合作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那么如何解读这篇声明中的核心内容呢?第一,双方提到“反对篡改二战历史”“新纳粹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等问题。这与当前的国际新形势密切相关。尤其是欧洲、美国都在弱化中俄在二战中的贡献,弱化日本的战争责任。“新纳粹主义”应该是俄罗斯对乌东地区的诉求;而“军国主义”则针对日本近期的再军事化。第二,在涉台问题上做了一定表述。尤其是强调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支持中方实现统一所采取的举措。这一点的支持和战略支撑也非常重要。它虽不意味着俄方会介入台海问题,但其足能够对美日两国起到一定的战略牵制作用。第三,格外强调了核威慑和战略稳定的问题。尤其是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以及所谓“延伸威慑”和“核共享”安排。这对于中俄构成现实威胁,比如美国在菲律宾的导弹部署;再比如韩国的“延伸威慑”和欧洲的“核共享”安排,其实都带来了严重的核扩散隐忧。第四,对于美国的“打压”,中俄在这里直接点名批评。点出了美国对中俄的“双遏制”,北约的“亚洲化”,“印太战略”,以及所谓的核共享同盟。这几个在军事和战略上,都是对中俄双方的严重威胁,不仅会破坏战略稳定,也会带来新的阵营化对抗风险。最后,在热点问题上,关于乌克兰的表述没有太多新内容,但强调“尊重各种努力”,对美俄的谈判乐观启程。但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在伊朗核协议问题上着墨甚多,强调中俄“将为此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并且“反对任何方面动辄诉诸武力解决、非法单边强制性措施,切实防止局势升级”。在当前局势升级,伊朗以色列一触即发的时间节点,做出这样的表态是至关重要的。总的来看,这一次联合声明的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经济问题不是重点,而战略与安全合作才是主要议题。这也体现了在目前大变局之下,中俄深化合作的主要方向。

学者解读《中俄联合声明》核心内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