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这次真下狠手了,巴铁向中方电话求救,一通电话直接打到王毅外长办公室,我国会做出如何回应?
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军事学院26日的一场内部讲话中,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强调,水资源关乎国家生死,任何侵害都将遭到最严厉的回击。
在前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已经在巴基斯坦多个省份酿成了灾难。
事源是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突然开闸泄洪。
没有提前通知,没有任何协商,印度当局指责巴基斯坦支持当地的武装冲突,将印控克什米发生枪击事件完全归咎于巴基斯坦,随后以泄洪作为报复。
乌里大坝泄的洪水席卷了下游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大量农田被淹没,数十万人被迫转移,经济损失巨大。
巴基斯坦政府在灾后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强烈谴责印度单方面破坏《印度河用水条约》的行为,并指责其使用水资源作为政治武器,违反国际法和双边协议。
水资源在南亚地区一向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印巴两国自1947年分治以来,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持续争端。
而流经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河系统,更是关系到巴基斯坦全国六成以上的农业灌溉和饮用水供给。
水源问题一旦失控,会直接导致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受到严重冲击。
其实印度利用水资源作为政治工具,早有迹可循。
早在中印边境有冲突期间,印度国内就有声音提出,应掌握对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资源控制权,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在印巴关系中,印度更是多次提出修改或废除《印度河用水条约》的可能性,以水压制巴基斯坦。
此次泄洪行为,并非针对枪击事件,而是印度长期谋划“水资源武器化”的一次实际演练。
不同于军事对抗,水资源作为“无形战场”,既难以直接归责,又能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打击,成为南亚地区新的灰色冲突手段。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巴基斯坦不仅在国内加强应急响应,还迅速展开了外交行动,向中方发起声援。
巴基斯坦外长达尔27日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进行了紧急通话,请求中方提供支持与斡旋。
电话通话中,王毅明确表示,中方理解巴基斯坦的正当安全关切,坚定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
王毅外长指出,当前局势复杂敏感,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更重要的是,王毅提出,中方支持通过公正、透明的国际调查,厘清事件责任,反对任何未经调查的单方面指责和报复行为。
王毅的表态,也是让巴基斯坦稍微安心一些。
中方主张通过合法手段解决争端,强调秉持公正原则,既维护了国际秩序,也保持了大国应有的稳定形象。
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通道,中巴经济走廊作为旗舰项目,一直是中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
一旦印巴关系因水资源问题进一步恶化,不仅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堪忧,整个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冲击。
中国维护南亚稳定,不仅是基于传统盟友关系,也是出于区域战略考量。而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中国的支持尤为关键。
其他国家对此次事件也逐渐做出反应,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呼吁印巴保持克制,但普遍倾向于“双方都有责任”的模糊立场。
相比之下,中国态度鲜明且迅速,进一步巩固了中巴传统友好的外交基础。
印度国内也面临不小的压力,尽管官方试图将泄洪行为合理化,但国内官员和民众观点出现分歧。
尤其是在莫迪政府即将面对新一轮全国大选的敏感时刻,南亚局势的任何剧烈波动,都可能转化为政治风险。印度在水资源上的主导地位,将成为政治的重要操纵工具。
巴基斯坦在中方支持下,也将积极寻求国际社会更多支持,力求在国际法框架下维护自身权益。
当前,巴基斯坦政府已着手在联合国相关机构递交申诉,要求对印度单方面泄洪行为展开调查,并呼吁国际对印度施加压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巴印冲突还远未结束,可以说是刚来到了白热化阶段。
水,一直以来是南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如今却成了新战场。
希望莫迪政府不要做的太绝,逼急了,巴铁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对谁都没好处。
做事留一线,来日好相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